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样的部署,既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要求。众所周知,上半年中国经济下滑态势明显,出口从两位数的高增长滑落至个位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财政收入增长减速,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阶段,各种结构性矛盾交织,政策调控难度加大。
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还应看到中国经济增速虽然连续6个季度下滑,但上半年7.8%的增长仍然在预期增长的范围之内。
8月1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为50.1%,是近8个月的最低点,其中新订单指数49%,连续三个月低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49.5%,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数量继续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目前情况下,必须重复前几年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性政策,通过放松货币或通过基建项目来缓解困难。如果重复以前的政策老路,一方面会使得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地方如果再来一轮投资竞赛的话,银行等领域的系统风险会大大加强。稳增长不能用急招,应静下心来解决结构失衡问题。
来源:中国广播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