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现在是“稳增长”的关键时刻,在出口受阻、消费没有有效启动的情况下,需要借助投资拉动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项目都可以批,什么投资都可以上。过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审慎有序,绝不能盲目冲动,否则就会给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留下很多后遗症。
经济回落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经济下滑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而且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也并未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单纯依靠投资拉动解决经济下滑问题,纵使能够取得暂时的效果,但长远看,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比经济下滑更危险的,是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烟幕弹下,再次拿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将政绩留给自己,将债务留给银行和后人。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于热衷于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还需三思而后行。
要保持投资增长可控。投资不应当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应当成为改善经济效率的持续动力。要重视发挥货币政策对投资过快增长的抑制作用,作好货币政策的预调和微调。依据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形势变化,加强和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要严格土地管理,并继续以提高技术、节能、环境标准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的突击上马。
要优化产业投资结构。一方面,遏制投资增长要对结构作出区分,采取有保有压措施,支持产业升级型投资。显而易见的是,危机时虽然缺钱,但更缺的是具有引领性的产业兴奋点。走出危机的关键在于一系列创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持“自然增长率”,找到新的产业增长点,这应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投资效率。从长期看,中国的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我们需要进行的结构转型一方面是去重化工业等,另一方面是从消费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目前来看,高投资恰恰是很多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抓手之一。但“稳增长”并不等于是加大投资。投资要考虑到长远利益和宏观效果,但“稳增长”必须抓住要点,不能盲目乱投资。(夏志琼)
来源:中国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