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奔赴16个省市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国务院督察组的行动,不仅让很多人的目光聚集到督查结果上,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各方对中央出台储备政策的预期大增。
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官方权威媒体屡屡就楼市走向进行政策吹风。新华社8月9日发表新华时评称,面对事关重大、情况复杂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央有决心,更有办法;有既有的措施,更有政策储备”。这已不是官方媒体第一次提及“政策储备”,此前的7月,《人民日报》接连就“储备政策”喊话,“一旦房价反弹超出预期,随时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而最近国务院督查组对各地大规模的摸底,更为储备政策出台增加了筹码。
对楼市储备政策的“弹药”,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加快推进房产税以及提高二手房交易税率。针对第一种猜测,住建部已澄清乃“谣言”。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层面将围绕房地产税收,实施精确制导,进一步向房地产市场施压。
先说房产税扩大试点,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统一建立城市住房信息系统,进行详细的房屋信息登记,尽快建立全国住房“一张网”,从而避免漏征漏管现象;同时,现有限价房、定向安置房、经适房等产权关系复杂,需要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征收范围限于城镇经营性住房,倘若把征收范围扩大到普通住宅,还需要修订现行税法。
这些都是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倘若不厘清这些问题,就贸然对房产税进行扩容,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引发更多的不公,这是决策者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考量的。
至于提高二手房交易税率,尽管这项措施被认为实施起来较为方便,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短期的房屋买卖行为,进而抑制投资需求。但就现实而言,随着在房地产之中的税费已经颇多,倘若再次提高二手房交易税率,那么,此前在流通环节的税费减不减?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妥,二手房交易税率也不可贸然提高。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调控已进入胶着状态,中央与地方正在暗中较劲,成败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坚持调控不动摇。所以,笔者觉得,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关健并不在于中央的储备政策,而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诚心诚意地配合中央执行既有政策,不能以博弈的心态暧昧对待。否则,即便中央出台多少储备政策,也会让地方政府化为无形,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先例。(吴睿鸫)
来源:中国审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