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安全首先是数量安全,有充足的资源供应。其次是质量安全,比如饮用水安全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耕地如果受金属污染就会使农产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胁。再其次是贸易安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要向外购买资源其价格应当是可承受的,投资和运输的通道是顺畅的,有一个比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短板是农业,经济每一次出现重大危机或严重比例失调都是由农业欠收、农业危机引起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次物价水平的过大幅度上涨都是由农业减产、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的。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场大灾难,就是由于农业大减产首先是粮食大减产引发的。改革开放后,吃饱穿暖的问题很快解决了,但是仍出现多次经济严重比例失调和通货膨胀问题,而食品价格上涨常常成为物价总水平上涨的车头。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耕地淡水问题,永远不能掉以轻心。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是必须守住不能突破的。过去不少地区以牺牲耕地和粮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不可持续的,不能再走这条老路。
由于前一段耕地减少太多,已开始威胁到中国的农业安全与粮食安全,被迫实行弃油保粮的方针,以致现在80%的食用油和大豆要靠进口解决,粮食特别是饲料粮的进口也越来越多。有人估计,这些进口的农产品至少需要4亿~5亿亩耕地来生产。如果再不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后果将不堪设想。(张卓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