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万亿元消费市场如何持续发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14





  春暖花又开,消费热起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消费”成了热点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对此,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几年消费增速有所下滑,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潜力充足、韧性不改。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从需求看,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从供给看,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具备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供给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措并举释放市场潜力。立足当前抓“恢复”,针对此前受疫情影响的部分消费特别是线下接触性消费,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着眼长远促“扩大”,在恢复的基础上,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我们强调扩大消费,关键是要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口袋“鼓”起来,消费才能“跑”起来,要创新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


  解决好“能消费”的问题,还要通过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推动居民“想消费”“敢消费”。比如,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新型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补齐县域商业发展短板,推动农村消费进一步恢复和扩大;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等等。


  这个春天,消费实现了“开门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也将加快恢复,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熊丽)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汽油消费量首现负增长是个好迹象

    据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4月,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总量为4012 54万吨,同比下滑0 37%,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7-07-04
  • 断言“知识消费的春天到了”为时尚早

    断言“知识消费的春天到了”为时尚早

    知识付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市场还没到能确定格局的时候。知识可以是一门生意,但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生意。从这意义上说,言“知识消费的春天到了”还为时尚早。
    2017-09-21
  • 消费升级要与技术进步合拍

    财富自由,你已修炼到哪一层?一般有这几个层次:一、超市自由,去超市想买啥不用考虑价格;二、数码自由,买数码产品不用考虑价格;三、汽车自由,买汽车不用考虑价格;四、房子自由,买房子不用考虑价格。
    2017-10-17
  • 撬动中高端消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

    撬动中高端消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

    十九大报告中提及:“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培育中高端消费赫然列在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首位。
    2017-11-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