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左右”的增长目标,传递稳健与自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09





  “5%左右”——中国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设立在这一水平。


  GDP增速预期,通常被视作判断经济形势的头号指标。“5%左右”的目标一经公布,立刻被海外媒体广泛报道。路透社、彭博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外媒援引国际权威机构和人士的分析表示,这一目标释放出推动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基础上长期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既要平衡好速度与质量、活力与有序、当前与长远等关系,又要务实可行。“5%左右”的增长目标,符合当前中国经济运行走势和经济发展规律,传递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稳健与自信。


  这个目标合理适度。同样的增速,基数越大,实际增长量也就越大。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全年6.1万亿元的经济增量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GDP。这一增量对应的增速3.0%,在世界经济体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经济体中也是领先的。由此观之,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既避免片面追求“强刺激”“高增速”,又保持了一定的速度,为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创造了条件,是一种兼顾“稳”与“进”、“好”与“快”的务实安排。从今年各地发布的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来看,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为“5.5%或以上”,势头好、劲头足,这为全国增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这个目标注重质量。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等一系列关乎发展“成色”的目标,与“5%左右”共同勾勒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如果将视角拉长,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2022年末,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过去五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于首位,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GDP增速重要,却不是中国衡量发展的唯一刻度。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时,把更多力量投入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升,提高速度背后的含金量,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这个目标增添信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五年来经济年均增长5.2%。这一速度明显高于同期世界2.3%左右的平均增速。同时,中国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实现“5%左右”的高质量增长将为世界带来巨大机遇。穆迪公司在报告中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均由此前的4%上调至5%;德国卡赫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吸引优秀人才;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直言“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我们在中国的成长故事才刚开始”……今年以来,外商外企纷纷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可以预期的是,“5%左右”的速度仍会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之一。中国毫无疑问仍将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未来,中国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世界贡献更多精彩。(王俊岭)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经济回稳向好 推动经济增长不可松懈

    中国经济今年以来亮出的“成绩单”令国际社会备感欣喜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在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内三次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之后,日前,国际评级机构美国穆迪公司也上调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估。
    2017-09-12
  • 外贸呈两位数增长的底气何在

    外贸呈两位数增长的底气何在

    近日,中国海关公布了最新外贸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 14万亿元,增长15 6%,其中,出口13 85万亿元,增长11 6%,进口11 29万亿元,增长20 9%;贸易顺差2 56万亿元,收窄16 7%。
    2017-12-20
  • 稳增长还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稳增长还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经济有一定韧性,但在外有贸易摩擦内有去杠杆的制约下,我国经济事实上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应该说,眼下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举措起到积极效果,要进一步解决当前的内忧外患还要加大改革和...
    2018-08-20
  • 政策稳字当头 凸显底线思维和逆周期调控思维

    政策稳字当头 凸显底线思维和逆周期调控思维

    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政策将稳字当头,凸显底线思维和逆周期调控思维,着力稳就业、稳增长、增动能、促改革,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9-03-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