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融资发力早更要后劲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20





  作为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环节,融资数据日前交出亮眼答卷: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超市场预期。


  稳融资释放经济活力,发力早是基础。当社会总需求、总供给在较高水平、较高质量上取得平衡时,经济有望持续好转。稳融资,就是要为社会总需求提供金融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金融要适度靠前发力。此前,金融管理部门已于岁末年初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信贷投放工作。各金融机构提早谋划,储备了不少重点项目。接下来,要继续强化跨周期调节,财政加力、货币有力,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稳融资释放经济活力,抓重点是核心。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内需,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去年全国完成审核备手续的拟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长24.7%,投资增长还存在较大潜力。稳融资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聚焦重大工程。在此过程中,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并引导商业银行形成配套融资,支持项目落地建成。二是聚焦薄弱环节。要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稳融资释放经济活力,后劲足是关键。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长跑,拼的不仅是爆发力,更是潜力与耐力。1月份信贷取得“开门红”后,要持续关注信贷增长后劲。从供给端看,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打通融资堵点。特别是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从需求端看,要释放市场潜力、增强发展动力。要及时分析、研判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确保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同向发力。


  与此同时,也应理性看待1月份贷款增量的结构性问题。在1月份增加的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因此,市场有部分声音认为“企业强、居民弱”,并呼吁关注居民消费意愿不足问题。需意识到,消费恢复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时间和耐心。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充分用好这一优势,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催生优质供给。 (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

    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

    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包括着力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建立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等。
    2018-08-23
  • 改善融资需求还得降成本

    改善融资需求还得降成本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从供需两端进一步改善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他还指出,从实体经济需求端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有效的融资需求有所下降。
    2019-01-16
  • 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将再完善

    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将再完善

    《意见》的发布,旨在通过进一步降低融资担保费用和扩大融资担保比例的方式,进一步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在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风险分担的作用
    2019-02-17
  • 支持中小微融资 有心还要有“新”

    支持中小微融资 有心还要有“新”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2019-03-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