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1-28





  近期发布的两组数据格外亮眼:我国外贸规模2022年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吸收外资规模突破1.23万亿元,继续保持增量提质态势。


  面对世界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外贸外资的逆势上扬,再次证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也充分表明,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就能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格局关系全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过去一年,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陡然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长远之策。


  从2020年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释“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一系列重要论断为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定向,是为化解严峻复杂的国内外诸多矛盾作出的积极回应、提出的战略举措,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大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内部可循环。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底气所在。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唯有立足自身,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不惧国际风云变幻。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开放后退、自给自足,而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贸易、投资、人才、技术、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国际循环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才能妥善应对好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废纸涨身价 纸业理顺循环经济正当时

    废纸涨身价 纸业理顺循环经济正当时

    今年伊始,废纸收购涨价的消息不绝于耳。当前废纸1块钱左右1斤,废旧报纸更涨到了每公斤1 2元。一年的功夫,废纸价格翻番。按收废品小贩的说法,每公斤报纸回收价格比废钢铁的价格高出两倍至三倍。
    2017-11-08
  • 消费更新升级与资源循环利用并行不悖

    消费更新升级与资源循环利用并行不悖

    从经济发展角度判断,消费之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加快培育消费新动力不仅要从体制机制着手,也要从具体可见的领域发力。
    2019-06-13
  • 政策加码 力促国内国际双循环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08-04
  • 专家学者热议:国内大循环不是“闭门造车”

    专家学者热议:国内大循环不是“闭门造车”

    国内大循环不是闭门造车,我国稳步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融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8-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