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三季报”为中国经济注信心


时间:2012-10-30





  据报道,截至22日,已有18个省份揭晓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广东、浙江这些外贸依存度相当高的省份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增速亦率先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中西部地区省份增速尽管略有回落,但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尽管国内生产总值GDP呈逐季下降态势: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但9月份部分数据传递出积极信号,比如,9月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再从18个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总体而言比预想的要乐观。一方面,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等,经过短暂的阵痛之后,经济率先回暖。以广东为例,前三季度GDP增长7.9%,比一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 ,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发达省份经济之所以回暖较快,既是因为稳增长政策带动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也是因为稳出口政策让外贸形势向好,另外还与各种倒逼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有关。譬如,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外贸订单对高端产品需求增多,低端产品竞争优势不断丧失,倒逼着部分企业转型升级,企业与地方均受益。

  另一方面,中西部省份经济企稳,不仅不再拖中国经济的后腿,而且为经济回暖打下了基础。以四川为例,前三季度该省实现GDP同比增长12.8%,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再比如,云南省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三季度增长14.1%。

  显然,中西部省份经济企稳主要是稳增长政策在发挥作用。尽管今年我国没有像2008年那样出台宏大的4万亿刺激政策,但从各种报道来看,地方出台的投资计划远不止4万亿。目前,地方投资项目很多还未实施,一旦全面实施,即便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也能交出满意答卷,以经济增长来保障民生。

  如果地方“三季报”披露的经济数据没有水分的话,加上即将到来的西方节日以及中国元旦、春节等节日效应,可以预期四季度经济数据继续向好,全年经济数据完全能够实现政府工作报告预定的增长目标7.5%。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年经济增长很可能要高于7.5%。

  为保证四季度及以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可运用的手段仍然很多。比如,出口退税政策还可以再研究,让一些细分行业如紧固件合理享受政策优惠;再比如,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以减轻企业负担,弱化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创造更大空间,以全方位的政策推进各类企业转型升级……

  也就是说,尽管部分数据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但还要再接再厉,在保证经济量的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质的增长。经济的合理增长,不仅关系到居民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竞争力。因此,还需要给中国经济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此血液即信心。

来源:证券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