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1-12





  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渣打银行近日表示,已申请在北京成立一家证券公司;高盛集团宣布,中外合资理财公司“高盛工银理财”已获准开业;富达国际宣布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全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这体现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向好。2022年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当前,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消费、投资、进出口有望回升,多个外贸大省已组织企业积极出海,拓展国际市场。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回暖,为国民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在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依然能够顶住压力、持续恢复。展望未来,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看消费,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看投资,中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看外贸,中国注重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2022年前10个月进口14.9万亿元,增长5.2%。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合作。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通过扩大开放、互利共赢,中国大市场已成为世界大机遇。当前,中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以银行保险业为例,过去10年,我国推出了50多项银行保险开放政策,大批外资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共享发展红利。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10年前增长超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10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


  越是深度融入,就越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接下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市场前景不可限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场普遍预测,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外资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将继续提速。 (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外资参与国企混改需把握好三个“度”

    外资参与国企混改需把握好三个“度”

    作为国企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备受关注,而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政府把两者结合起来,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优化重组,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混改。
    2017-09-21
  • 看外资撤离中国不能一叶障目

    苏州,作为媲美深圳的另一个中国制造业之都,曾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聚集地。然而这几年,在这里经营的一些外资企业却向东南亚飞去,其中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希捷、联建、宏晖、飞利浦、普光、华尔润成……
    2018-01-23
  • 吸引外资“登新高”凸显中国市场“磁效应”

    吸引外资“登新高”凸显中国市场“磁效应”

    吸引外资“登新高”凸显中国市场“磁效应”
    2019-01-17
  • 吸引外资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既定战略

    吸引外资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既定战略

    当前世界经济和跨国投资增长依然缓慢,制造业外资回流的态势仍在持续,我国积极减少外资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外资利用质量。
    2019-06-2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