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赢了市场丢了利润


时间:2012-11-19





  本月6日,携程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1.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营业利润率为16%,而这个数字去年同期为31%,上季度为17%。携程的财报一经面世就在近几个月OTA在线旅游服务商 价格战所引发的喧嚣中,泼进了一勺滚油;在净利润及利润率这两个关键数据上,毫无疑问,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直接打击。

  价格战意义何在

  “在投资者眼中,价格战的底线是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不能损害自己的盈利能力。如果上市公司决心打价格战,结果损害了自己的盈利能力,显然是在挑战投资者的底线。”国内知名旅游学者裴钰说。从财报上看,连续4个季度净利润出现下降的携程,正是如此。

  今年7月携程高调宣称,获预授权5亿美元开展低价促销,由此OTA 价格战开始火爆起来。携程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酒店预订量同期增长了40%,这也被携程认为是价格战最耀眼的战果。但与此同时,携程的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同比大增74%,环比增长39%,这被认为是其利润降低的原因。

  花旗分析师表示,携程网的业务基础非常薄弱,仍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意味着携程的利润可能会越来越薄,而且低价带来的客户,随时可能被低价带走。价格战没有体现出携程在服务和技术创新上的进步,这一点很关键。

  “投资者眼中的价格战,是‘价格区隔’策略,压低成本,使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击垮赶走竞争对手。”裴钰分析说,“这个策略是会产生净收益的,但绝不能损害自身的盈利能力。携程的利润率下降,肯定会令投资者感到困惑。”依照这个逻辑,投资者会怀疑这场价格战的意义——伤害自己的盈利能力,那打价格战干嘛?

  “开放平台”迷雾陡升

  吸引了投资者最多目光的,还是携程“开放平台”的长期战略。携程CEO 范敏表示,“开放平台”将会引入更多的提供商,提供更多的服务,并且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给合作商。在裴钰看来,这个方向是携程能够真正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地方。

  “传统的OTA模式已经步入寒冬,这一价值链创新带来的盈利能力基本触及了天花板,” 裴钰表示,“如果没有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携程的利润率降低是必然的。”他同时认为,携程做“第三方开放平台” 是个良好的意愿,因为“平台型模式”意味着商户的扩张规模又大又快,这将彻底打碎禁锢携程发展最关键的枷锁。

  但本月11日,携程入驻淘宝旅行,这让其“开放平台”战略变得扑朔迷离。

  携程入驻淘宝旅行,显然和投资者的预想大相径庭,但这已经是既定事实。裴钰认为,携程下一步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如何有效保障自己的消费游客和商户不被淘宝旅行双双“拐走”?“如果保障不力,就将面临着沦为淘宝旅行平台上一个网店卖家的危险趋势。”裴钰说。

  “OTA 商业神话结束,并非意味着携程等企业没有翻身之日了,”裴钰表示,“这些体量大、品牌优质的企业,应该重振互联网公司的创新传统,放弃‘百年老店泥瓦匠’这样劳动密集型的老套路。”裴钰认为,只要OTA 们勇于启动商业模式创新,多一些创新的狼性,还是值得投资者继续关注的。

来源:经济导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