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光伏贸易纠纷宜解不宜结


作者:赵晨    时间:2012-11-29





  11月7日,美国对华太阳能补贴贸易调查案刚以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的不利裁决终裁,中国光伏产业就又传噩耗———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立案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欧盟委员会迄今为止接到的最大一起反补贴申诉。由于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市场,一旦认定倾销,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比美光伏“双反”更大的打击。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欧盟委员会根据相关程序,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但是此次案件只是个别光伏企业的“闹剧”,将其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推究到中国光伏企业身上,实属“无理取闹”。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光伏市场增长放缓,当年个别企业就曾刁难中国企业,向欧盟提出开展贸易壁垒调查,但欧盟委员会没有理会。2010年,由于市场行情好,企业经营状况都不错,因此相安无事。但到2011年,产业情况发生变化,其又故伎重演,利用产业进入整合期和美国进入大选年,迂回至美国发起“双反”调查申请。在美国获得成功之后,又搭便车于2012年7月在欧盟申请“反倾销”调查。


  业内人士其实不难看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欧光伏产业界已形成了互相渗透、相互依赖、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欧双方都是利大于弊,不能因为个别企业的不端行为而影响了中欧光伏产业界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导致整个产业的利益受到损害。日前,中国已经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希望中欧双方能积极进行磋商,争取合作,力争将此次贸易纠纷化解于无形之中。(赵晨)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