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虽然目前具体修改条款还未可知,但有业内专家推测,此次修改,主要内容是提高征地补偿数额,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11月29日《京华时报》
可以肯定,通过大幅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不但能有效降低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矛盾,避免因强拆而引发的血腥案件发生,还能更好地体现农民对集体土地的主导地位,对于缩小城乡差别,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如此大幅度地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也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房价上涨。因为征地补偿款的提高,会直接抬高土地一级市场成本,如果政府抱着既得利益不放,不愿意将目前过高的土地红利直接让渡给集体土地所有者,就必然会相应提高土地的拍卖价格,那么房产开发成本就会水涨船高,房价必然因此而上涨。
我们不妨测算一下征地补偿标准提高10倍后对房价的影响。按照目前的土地管理法,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也就是说,一亩地一般征收补偿不超过6万元,折合到每平方米补偿不足100块钱。而如果补偿标准提高10倍,那么折合到每平方米补偿就是提高了约1000块钱。
每平米土地提高1000元补偿金,对于一些房价过万甚至几万的一、二线城市而言,影响还不是太大,因为这些城市的容积率相对较高,最终折合到每平米楼面价,应该说不是很多,而且增加的成本占房价比例也不是很高,影响不是很大。比如一个高层住宅小区的容积率为5,那么每平米商品房分摊200元新增地价;如果房价是2万元,新补偿标准也就抬高房价1%。
但对于一些房价在低位运行的城市,矛盾就异常突出了。如果某楼盘的容积率只有2,则每平米楼面需分摊500元新增地价;如果该楼盘房价为每平米5000元,则新补偿标准将直接抬高房价10%。
实际上,因土地价格上涨对房价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因为土地价格被抬高的部分还要缴纳契税,并入房价后还要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甚至还要预交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而这些税款最终都将体现在商品房销售价格里面。此外,土地价格抬高后,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也会相应提高,最终也必然会转嫁于房价。
一些专家认为该修正案将使农民成为农村集体土地的交易主体,终结政府垄断土地,会让土地交易价格下降,实际上是绝无可能的。因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十八亿亩红线”是绝不会随意变动的。此外,如果没有政府对交通等基础实施的投入,土地根本就卖不出去,因此农民不可能成为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竞争者。
有鉴于此,该修正案极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范,以警惕推高房价。(周蓬安)
来源:大江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