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这对于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扎实做好明年经济金融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新的内涵与要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金融系统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工作总基调的新内容,既要“稳”,也要“进”。金融业要立足全局,顺势而为,牢牢抓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把握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关键,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这一战略,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稳中求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必须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尽管过去30年,我国经济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高增长奇迹,但与这一发展模式相伴的是粗放式增长,是对GDP数字的过度追求,这导致了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产能相对过剩。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金融业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抓住中心,正确理解和落实好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好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平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时,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在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的同时,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同时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稳中求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必须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另一方面,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金融业要紧紧抓住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关键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既要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以及科技、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又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稳中求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迈入“改革深水区”的金融业,无论是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化解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应对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的要求看,都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业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注重研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同时也要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具体而言,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活力,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要真抓实干,稳中求进,扎实开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