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农村展开;三十四年后,农村再次探索实践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一项旨在提升千万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最大民生工程———美好乡村建设正在中华大地上推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正从农村起步。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以及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告诫人们今后的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的产能,加大对新兴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改变能源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模式和公众的生活方式已迫在眉睫。让人高兴地看到,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后,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甚至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笔者认为:当前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尤其要防止污染“上山下乡”。笔者这样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在城市产业升级换代和环境整治过程中,大批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生产设施不断向农村转移,垃圾和废弃物也以广阔的农村为堆放地。去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那天,环保部吴晓青副部长就指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特别是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
  城乡之间唇齿相依。一旦农村的生态屏障遭到重创,终有一日会带来影响全局的环境灾难。所以,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控制污染物“上山下乡”。这就要求在环境污染防治上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即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另外,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特别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仅靠少数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确保乡镇、村的环保工作到边到底,不留死角,形成一个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让美丽中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刘纯银)
来源:中国审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