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污染,使得汽车又一次被千夫所指。
逐日,阙上有很多文章的标题将“车”与“污染”或“雾霾”写在一起,比如“机动车是主要污染源”,“北京环保局称汽车尾气污囊超出燃煤”;更有部分媒体的报道有“标题党”之嫌,片面夸大机动车尾气裤放对空气的污染程度。
综合各方数据,目前机动车排放导致了约22%的PM2.5,如果按机动车一次性排放算,它并不是最大的源头。换言之,就对雾霾的“贡献率”而言,机动车产生的污染只可称为“主要”,但并非“首要”。
近年来,机动车保佑量的快速增加导致了一系列同题,但绝大多数同题都是包括机动车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然而在很多时候,机动车或汽车酌污染被夸大了。笔者在此呼吁社会各界要正确认识而非戴着有色眼镜看机动车或汽车的作用,因为这是解决秘题的出发点。
此外,汽车业界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消除外界对我们的误解。例如行业协会与各大汽车企生的负责人。可否联合开展研究,明确都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现在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汽车排放又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并将研究结果向社会公布,为自身正名。(胡轶坤)
来源:中国汽车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