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莫再怨天尤人


时间:2013-02-07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之惨,可以从中钢协最新发布的数据看出:去年钢铁业亏损面达28.75%,中钢协会员企业仅实现利润15.81亿元,较前一年骤降98.22%。

  在解释连年巨亏的原因时,中钢协指出,国际钢铁价格飙涨,国内融资难、融资贵等因素给中国钢铁行业增添了不少困难。

  中钢协没有细究一个问题:消化了全球铁矿产能大半的中国钢铁业连年陷入需求增长停滞、大面积亏损之际,国际铁矿石价格何以能够维持相对高位?

  据统计,从2012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中旬,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高达38%。相当于吨钢成本上升422元,同期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每吨仅上涨106元左右。

  这种产业上下游利润分配严重失衡的局面,固然有国际热钱炒作、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等因素,但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顽疾恐难辞其咎。

  今天的中国钢铁业,如同一个体重严重超标的“三高”病人。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变相补贴的肥汤灌注下,体态日益走形,步履日益蹒跚。

  不得不承认,中国钢铁行业已陷入恶性扩张、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行政干预严重、市场化改造不彻底、效率低下的怪圈。在行政之手操纵下,钢铁行业迟迟不能实现有效的兼并重组,不少钢企负责人深知“越产越亏”,却有“减产吃亏”之忧。

  在行业乱像下,钢铁企业自然不受资本市场待见,遭遇融资难、融资贵也就在所难免。

  某种程度上,不是外在因素导致中国钢铁行业陷入困境,而正是钢铁行业自身的问题为铁矿石价格畸高等行业怪像提供了基本面。

  钢铁行业的困局是某些地方经济低水平扩张、效益低下的生动写照。决策者要为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破题,不妨先拿钢铁行业开刀。

来源:新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