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有助于稳预期增信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4-19





  中国人民银行4月15日宣布,将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向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此时,通过降准等操作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十分必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拥有很强的韧性,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势更趋复杂多变,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实现全年5.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任务仍然艰巨。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新挑战新问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动发力,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降准既有必要,也有空间。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多次调降,但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仍有一定操作空间。此次央行将全面降准与定向操作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优化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其资金配置能力,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对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额外降准0.25个百分点,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降准为金融机构节约每年约65亿元资金成本,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更重要的是,降准传递出了我国将继续加大力度稳增长的明确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要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在总量政策落地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应加快跟上,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行业、企业定向“输血”,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同时,还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避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合理提供贷款展期或续贷安排。还应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意愿和能力,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降准并未改变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和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激发市场活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金观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定向降准并非放水信号 货币释放相对有限

    定向降准并非放水信号 货币释放相对有限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定向降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为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正向激励,从而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因此,定向降准本身并未传递所谓的“放水信号”。
    2017-10-10
  • 适时降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适时降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亟需金融支持,使得此次降准尤为必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压。
    2021-07-14
  • 以全面降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

    以全面降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12月6日宣布,将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2021-12-09
  • 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降准降息还有多远?

    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降准降息还有多远?

    3月11日人民银行公布了2月的金融数据,整体低于预期,体现了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也唤起了市场对于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期待。那么,降息是否可期?经济何时能企稳?答案难以一蹴而就,但或许可以有以下几点思考...
    2022-03-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