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A股能否迎来春天


作者:潘清    时间:2012-01-11





回首2011,A股“跌跌不休”。经历了“寒冬”的A股,能否在2012年迎来春天呢?


经济或前低后高


与其说A股入冬,不如说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经历一个周期性调整。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逐季回落的态势,而作为反映经济预期的晴雨表,股市也难以置身其外。


GDP从2010年四季度单季同比9.8%的增速一直回落至2011年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速9.1%,而上证综指则在一年的时间里跌去了21.68%。


2012年,中国经济究竟如何,成为市场关心的焦点,也是机构、学者讨论的焦点话题。速度放缓、前低后高成为市场的主流判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认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五大冲击:除了海外经济下滑之外,国内还存在投资、消费、房价和流动性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2012年是极困难的一年,充满着变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3%,环比回升1.3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在连续2个月回落跌破50%后首次出现回升。同期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也结束前期跌势,回升1个百分点至48.7%。


交银施罗德专户投资经理邱华表示,短期来看,市场关注的核心在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和流动性的边际改善。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无穷尽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减少时,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将持续存在。


“政府、企业、投资者等各个主体,是否能够平和地接受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后带来的中观行业、微观企业盈利增速下降的变化,或将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走势。”


稳健货币政策暗藏机会作为资本市场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流动性的状况备受市场关注。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以及2011年底各种操作来看,政策是否松动,能否给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将成为A股走势的决定因素。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肯定是要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如果通胀还反弹,货币政策不大可能出现明显放松。此外,保持经济增长肯定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实际上,央行已经在2011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调控中进行了预调和微调。下调央票发行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都在向市场释放货币政策微调的明确信号。


而与此同时,通胀水平正在逐渐回落,CPI已经从2011年7月份同比增长6.5%的高位回落至同年11月份同比增长4.2%的水平,而这一数字短期可能会继续延续回落态势。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