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不懈坚持,中国移动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绿色行动计划”已显成效。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提前实现了在2012年的计划:年底前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降低20%,累计节约118亿度用电。
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就开始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节约能源、提升资源效率、提升能源安全以及减少碳排放的数据就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披露。同年,中国移动启动“绿色行动计划”。历经5年的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之后,中国移动实现大幅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绿色行动计划”已经深入人心。
2013年,中国移动将继续依靠自身合理的资源设置,凭借优异的绿色通信行动项目管理,努力把中移动塑造成节能减排的典范企业。
四大驱动力推动中移动节能减排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无论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还是新商业模式的开拓,中国移动都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今,“绿色行动计划”的成绩,更为其在环保和企业责任方面赢得了尊重。
据了解,中国移动先后制定了《“绿色行动计划”推进工作指导意见》和《“绿色行动计划”考评管理办法》,从组织保障、节能技术应用、信息化推广等多个环节,对31个省公司进行年度“绿色行动计划”评比,实现闭环管理。
“绿色行动计划”覆盖了中国移动全部业务体系,计划提出:创新移动信息技术,开发提供帮助大众用户、行业用户、社会机构节能减排的信息化产品,促进了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中国移动还率先签署了国内通信行业第一份《节能自愿协议》。
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1亿元,推广成熟节能技术近60项,单位业务量能耗较2005年下降了50%。
把节能减排视为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乃至生存之本,是中国移动近年来做出的重要决定。而做出这项决定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节能减排处副主任李海滨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大推动力决定了中国移动花费巨大精力并且长时间去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第一,国家的需求,国家在“十一五”规划时首次提出了节能减排,并指出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第二,社会的需求。ICT已经成为强大的经济助推器,比如,欧盟GDP增长1/4和生产率提高40%均归功于ICT,其中ICT所带来的节能减排功不可没。但我国ICT的贡献率较低,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我国整个ICT行业对社会的贡献大概是1:5。第三,企业自身的需要。降本增效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也决定了中国移动必须坚持走节能减排之路;第四,整个通信产业链绿色发展的需求。这四大驱动力决定了中国移动把节能减排进行到底。
多管齐下保节能
2012年,中国移动节能减排成果斐然。这一年,中国移动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这其中“绿色行动计划”效果最为显著。据中移动发布的2012年1-7月数据显示: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同比下降12.2%。
不仅如此,中移动还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使“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2012年,以“你我改变世界”为主题的中移动的节能宣传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了解,中国移动节能宣传周是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开展的企业节能减排盛事,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3次,并已成为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的品牌亮点活动。经过广泛传播,节能减排知识、成果和理念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李海滨表示,截至2012年7月,中国移动当年投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达2.71亿元;当年新增无机房基站2.1万站;累计21.6万座通信基站实现能耗自动采集,776万个载频开启智能节电功能;累计8.75万个基站应用自然冷源,已建基站围护结构改造6.7万站;开关电源冗余模块休眠功能开启27万套,高效开关电源模块应用3.9万套;新能源基站建设8870座;报废蓄电池专业渠道回收率达97.8%。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国移动将在前一年创新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统一主题、统一行动,在充分利用OA办公平台的同时,充分发挥彩信、移动微博、飞信、MM应用商城、10086官网、139邮箱等自有业务平台,开展低碳环保的节能减排宣传。
2013年,中移动将继续推广设备节能分级管理、绿色包装、SIM卡节能等多项节能减排技术,打造绿色产业链。此外,中国移动还会从内部管理着手,从上到下强化节能减排的工作理念。不仅建立了能源消耗考核体系,编制完成节能减排培训电子课件。
科学合理助减排
经过不断的摸索,中国移动在节能减排领域形成了成熟、可靠的运作模式。传统的节能工作模式侧重于节能技术的大规模,快速部署,但是缺乏长期可持续监控,使预期节能减排效益无法最大化。因此,在节能减排各种技术实施过程中,中国移动还不断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使得节能技术能够规模化应用、快速部署,带来长期可持续节能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还努力开发环保应用,建立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为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提升环保执法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浙江,中国移动与省环保厅等单位共同启动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通过构建浙江省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全省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和预警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在河北,中国移动与省环保厅联合开发以智能手机终端为载体的环保移动执法平台,该平台具有实时查询、现场执法辅助查询、核查应用、移动办公等功能。环保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情况、监测数据、建设项目情况等内容的实时查询、统计和审批,可在电厂现场、排污收费现场进行核查和核定。截至2011年底,已有230部移动执法终端投入使用。
同时在支持社会节能减排方面,中国移动依托通信网络,大力推广视频会议、电子渠道无纸化办公、支持无线城市整合信息资源等方式,降低各方面的资源消耗,推动企业、社会绿色转型。并就节能减排工作与53家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强双方在节能分级标准、产品研发创新和设计革命、环保和回收再利用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移动通信绿色产业链。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继续推动节能环保应用,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还会推广智能交通与物流应用,以信息化助力环境污染监测。
来源:通信产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