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服装行业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二八现象”(即全行业中约10%-20%左右的服装企业,创造了约80%的行业利润)反映在部分地区中小型企业相继倒闭的同时,大品牌和大企业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发展势头。
 越大的服装企业生产车间里越不容易看到国产品牌缝纫机,即便是发现有国产品牌的后整理设备,听到最多的也是服装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反馈。面对国产品牌缝制设备在国内大中型服装企业为主的国内高端市场中“无立锥之地”的局面,反映出中国缝纫机产业与世界服装加工水平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国内服装行业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二八现象”(即全行业中约10%-20%左右的服装企业,创造了约80%的行业利润)反映在部分地区中小型企业相继倒闭的同时,大品牌和大企业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发展势头。
 由于国产缝机产品的主要客户是处于我国服装产业链低端的中小型服企,由于国内服装产业“二八现象”影响,市场需求萎缩,因此国内整机供应商就非常敏感地受到了影响和压力。与此同时,在相对景气的高端缝机市场,国内整机供应商却无法分享其应有的份额。
 应当看到,近年来国内缝机企业在拓展大型服装企业这类高端客户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成功的企业也只是凤毛麟角,有些企业还多少带有“作秀”的色彩。国产品牌缝机在国内服装主流企业被严重“边缘化”,至今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研发新品种占用时间周期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建议缝纫机企业还是应该回到狠抓产品零部件质量的老路,提高装配一级品合格率,减少一线缝纫机维修人员的“简单”维修操作。
来源:慧聪服装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