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其出口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年内5个月份出现负增长,10月份起单月出口额连续走低。2008年我国玩具出口有5个月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10月份以后我国玩具单月出口额连续走低,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出口7亿美元和6亿美元,连续2个月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8.6%和7.6%。
 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乏力,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玩具48.6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而2007年的增速高达18.9%,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额的56.3%。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玩具26.6亿美元,仅增长0.2%,增速大幅回落17.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额的30.8%。 
三、对美国出口出现下降,对欧盟出口增速降至个位数。2008年,美国和欧盟仍然是我国最大的2个玩具出口市场,对其合计出口57.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额的67.1%。其中,对美国出口35.8亿美元,增速由上年的14.2%逆转为下降3.1%;对欧盟出口22.1亿美元,增长9.3%,增速大幅回落21.1个百分点。此外,内地对香港出口5.8亿美元,下降11.2%。
四、出口企业数量急剧减少。2008年,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07年的8610家减少至4388家,数量下降49%。
五、除玩具乐器外,其余种类产品出口均不同程度下降。2008年,我国共出口12种玩具品种(按海关HS8位编码分类),除玩具乐器外,其余11种产品出口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动物玩具出口18.8亿个,价值18亿美元,分别下降18.4%和6.7%,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额的20.8%;智力玩具出口2.6亿套,价值4.8亿美元,分别下降33.9%和2.6%。
2008年玩具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随着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步入衰退,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收缩,玩具作为最典型的非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幅萎缩。2008年前10个月,美国和欧盟市场玩具及游戏品的进口需求增长率分别由上年同期的24.3%和36%降至4%和19.2%,由于我国6成以上玩具出口至欧美,其需求收缩直接导致出口增长乏力。
二是主要市场安全环保门槛不断提高。由于2007年玩具涂料铅含量超标及召回事件的发生,导致国际市场对我国玩具质量信心大幅降低。加上2008年欧美发达国家陆续出台玩具安全新标准,其中,8月份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正式生效,对儿童用品的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12月18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新的玩具安全指令,生产材料、检测以及市场监管标准再度升级,一种电动玩具的测试费用高达3-6万元,这对已处金融危机困境中的出口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值得重视的是,当前我国玩具企业正陷入内忧外困的境地: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的继续深化,除订单减少外,欧美买家对外支付能力下降,我国企业出口收汇风险骤增。我国近8成玩具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在国际谈判中原本就处于被动地位,出口收汇风险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国内认证制度及销售渠道不完善成为扩大出口转内销步伐的主要掣肘。目前,一个玩具产品通过国内3C强制性认证大约需要3-4个月,但认证有效期只有1年,约增加10%的认证成本,售价比仅通过欧盟CE标准认证的同类商品高数元到几十元不等,严重影响到企业参与认证和内销的积极性。此外,国内玩具销售渠道主要是百货公司和综合商场,进店费、促销费等销售成本约占40%,且内销常有1/3甚至2/3的退货,原本微薄利润的生产企业难以承受。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拥有生产企业2万多家,不仅吸纳大量就业,而且在带动游戏、纺织、动漫和教育等22个上下游产业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建议(略)。
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