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加速布局绿色金融领域


时间:2016-09-30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少银行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领域加速布局,争取占领市场先机。


  记者日前从华夏银行了解到,该行与世界银行联合启动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该项目是世界银行在中国资金量单体最大的项目之一,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贷款支持期限可达20年。


  据介绍,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世界银行基于结果导向P4R贷款方式的转贷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应用于能效领域的世界银行结果导向型贷款项目。华夏银行还将引入外部专家共同评价项目执行效果,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由于该项目使用欧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项目支持范围涵盖了降低煤耗、绿色新能源、脱硫脱硝等多个领域。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将减少碳排放24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华夏银行还将和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方面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以创新的方式共同服务具体项目。


  记者了解到,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方式较为多样,除了绿色信贷外,绿色债券、绿色股权融资服务等也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记者从浦发银行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1808.42亿元,比年初增加90.57亿元,占全行对公贷款比例为11.41%。另外,浦发银行作为国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分别于2016年1月、3月和7月发行了合计5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截至目前,资金投放已接近300亿元,支持了300多个绿色金融客户。与此同时,浦发银行还通过绿色股权融资创新方案,为节能环保型企业搭建绿色股权融资平台,帮助中小型成长性企业引入股权投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合理借力,借助国际上先进的绿色金融理念,有效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以及风险补偿、风险覆盖能力。他还表示,商业银行在合理借力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业务创新能力。


  我国绿色金融领域潜力巨大。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最近表示,从当前情况看,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到的国际承诺,预计每年需要3万亿元人民币至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但业界估计财政资金只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支持绿色投资强有力的政策信号,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从最高战略层面到各相关部委的层面已经达成高度共识,决心全力支持和推动我国的绿色投融资,加速经济向绿色转型。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