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较年初增长59.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11





  近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持续提升充电服务能力,政策供给持续加码,新技术新业态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规模上看,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充电枪)6.8万个。国庆中秋假期,我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共计516.9万次,充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5.7%,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需求。从服务能力上看,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两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充电服务能力和充电效率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先后出台了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等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一大批充电设施项目建设。近期,六部委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该方案也提出要鼓励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经济在充电领域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这8家企业负责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到70.7%,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介绍,今年,单枪充电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以"即充即走"为重点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启动建设,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大大提升了充电速度。同时,智能充电技术不断突破,车网互动有效"破题",目前已有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车网互动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低谷充电、高峰卖电,车主也能赚上电费差,"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变成可能。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有效落地,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要。(记者 李青)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