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一汽-大众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时隔不到3年,一汽-大众再度迎来超越,第1500万辆整车即将下线!从第1辆车的开拓,到第1500万辆即将下线的成就,一汽-大众26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与探索始终如一,先后荣获“201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2015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贡献奖”、“2016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等多项荣誉,成为公益领域的企业标杆。
26年来,一汽-大众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与探索始终如一
在2014年第1000万辆的下线仪式上,一汽-大众正式将责任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发布全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提出了“创·享 新未来”的口号,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分为基础责任和社会责任两大方面,通过高品质的运营管理、产品、行业贡献、员工责任、环境管理体系,同时推进高品质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一汽-大众的全体系社会责任。
在员工责任层面,“双轨制”人才培养机制和“AC测评”尊重员工个人发展意愿,且保证每位员工拥有公平的晋升机会。一汽-大众还成立“大病扶困爱心基金”,目前已有46名员工受益,资助金额达267万元。持续深入的员工关爱,使得一汽-大众连续8年蝉联“中国杰出雇主”,连续6年荣获“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为实现“员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的愿景身体力行。
一汽-大众连续八年荣膺“中国杰出雇主”
在环境管理体系维度,一汽-大众全面打造“完美、绿色工厂”,西南基地获得国内首个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华南基地与华东基地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三星级认证。 一汽-大众自2012年起,每两年对外发布《可持续报告》,和全社会共享可持续发展成果,目前已经发布了三份。此外,一汽-大众还带动近2000家供应商、经销商,共同推动环保建设,为中国汽车行业做出了表率。
一汽-大众西南基地获得“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证书”
造就行业典范,打造“全品牌、全体系”CSR
而在社会责任方面,一汽-大众更是硕果累累。经过26年的积极探索,一汽-大众在绿色环保、儿童关爱、灾害救助等领域持续深耕,每年在社会责任领域直接投入超过4600万元。从着眼于资源捐献,到着眼于受助人的改变,再到注重多方参与,一汽-大众努力打造“全品牌、全体系”CSR,携手大众、奥迪两大品牌、带动体系内的经销商、供应商,共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青藏绿色驿站的志愿者们化身“清道夫”,在青藏线清洁行动中捡拾垃圾
在绿色环保领域,一汽-大众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项目,今年共有12家民间环保组织获得了一汽-大众506万元的资助,这也成为环保领域一次性资助金额最大的公益计划。其中,青藏绿色驿站项目最具代表性,它以“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的垃圾收运新模式,为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环保事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昆仑山站揭牌仪式上,一汽-大众带动近200名供应商、经销商代表,媒体代表、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以及员工代表齐聚玉珠峰下,与一汽-大众共同传播环保正能量。
在儿童关爱领域,一汽-大众“安全童行”项目已走过全国100多个城市,向社会捐赠约4000套儿童安全座椅;“希望童行”项目已成功捐资兴建14所希望小学;“天地童行”项目中,一汽-大众联合南方航空和传梦基金会,开启跨越10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将留守儿童送到父母身边;“爱佑·一汽-大众奥迪宝贝之家”成立五年来,已经收治病患儿童1168名,其中1101名完成救助获得新生,近25000名志愿者将关爱和力量传递给了这里的病患儿童。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和组织复制“宝贝之家”的模式,救助超过8000名病患儿童。此外,一汽-大众在长春、成都、佛山、青岛建立了“一汽-大众青少年足球训练营”,共吸纳小球员400余人,累计培训课程超过1000课时,被誉为“最脚踏实地的青少年足球训练项目”。
奥迪英杰汇文化大使马未都看望爱佑宝贝之家的孩子
一汽-大众青少年足球训练营青岛站开营,小球员们在球场认真训练
在灾害救助领域,一汽-大众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新未来基金”,用于灾害救助和环境保护。每当同胞遭遇灾情,一汽-大众总是第一时间救援。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一汽-大众当天就捐出了400万元;2016年南方水灾与2017年四川茂县山体垮塌、江西洪灾以及四川九寨沟地震期间,一汽-大众第一时间从新未来基金中紧急调拨共400万元用于灾害救援行动。
一汽-大众紧急救援四川茂县山体垮塌、江西洪灾
其实,对于一汽-大众来说,凡是社会急需的公益领域项目,一汽-大众都愿意积极参与,这些项目不仅具有公信力,而且都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第1500万辆整车的即将下线,相信一汽-大众将再次进入到一个里程碑式的新阶段。未来,一汽-大众也将继续26年的“责任长跑”,全面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持续做好基础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