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走出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中石油为例,该公司每年都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今年5月还专门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记者询问沃尔玛中层人士也了解到,该公司在中国公关团队之外还有专门的社会责任团队,该社会责任团队在中国做了“女性职业培训”、“儿童营养餐项目”等。针对“走出去”企业如何提高社会责任印象分的问题,记者通过多次采访收集了来自企业界人士和专家的建议。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如果在国内做的不好,一时半会还过得去,但去了发达国家做不好,会明显影响企业形象,以致于打再多广告也没用。而且不要以为在非洲就可以放低标准,其实现在非洲也受到一些先进理念的影响,比如环保理念等,马虎不得。”来自企业社会责任咨询领域一家公司的莫先生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他所在的企业曾协助中船重工、中石化和一些外企处理社会责任事务,有时候也帮一些外企把它们的社会责任报告英文版汇编成中文版。据莫先生介绍,他们主要是在事后帮助企业把在社会责任方面已有的做法加以提炼总结。
“如今需要从社会责任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管理,外国在这一领域领先一些,国内企业还处在消化吸收阶段。”莫先生说,即便没有这个概念,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也在做一些事,有了这个概念之后,企业会更加自觉意识到这是企业品牌战略的一部分,经过提炼总结后再去履行社会责任时会更具体、更专业。
“比如以前企业采购是花钱最少了事,现在不行,现在不宜仗势压价,不能制造噪音、垃圾,要顾及的事项比以前多。这样一来企业管理制度要跟上,对供应商价格、质量之外的综合性内容都要注意。”
莫先生建议中企在社会责任领域不能闷声做,要重视宣传,把做了的事情宣传出去。这就涉及到要把做好的工作提炼出来,提炼到位,讲好故事。这其实也是需要花很多心血的。“‘走出去’企业把这项工作做好了,中国企业整体的海外形象就更有保障了,中国的海外形象就是一家家企业和在国外工作的民众一起打造出来的。”莫先生感慨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留意到,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时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这对中企也有借鉴价值。从事中日贸易工作的万申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琬琰告诉记者,“中企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宣传时做得很快,比如广告宣传很快上马,但也很快被遗忘;日本企业做公关宣传会一步步来,显得更稳健,慢工出细活,因此传播的效果更好。”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友骏告诉记者,日本比较重视和投资目的地国搞好政治关系、提前沟通,同时大企业也会带领中小企业一起努力,在融入当地社会方面做很多工作。这为日企提升海外形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建议中国企业今后要更多注意回馈当地社会。”陈友骏说。(本报记者刘国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