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以来,虽然“第一”这两个字已在各类广告画面中消失,但各企业仍是绞尽脑汁,迂回宣称自身“我是行业第一”,轮番轰炸消费者,似乎觉得只要喊出自己是第一,消费者才会毫不犹豫地掏钱买单。其实,真正的第一,从来不是“争来”的,而是靠实力“奠定”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不少企业家阐述了对中国制造业的看法,包括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李东生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制造业要挺起中国经济的脊梁,需要时间,需要积累,更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可见,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不可动摇的根基。李东生的这段话也道出了中国实业精神的本质,诠释了TCL为什么能实现自我突破,在全球化战略中取得成效。
2016年,深耕细耘30余年的TCL一举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三的电视厂商。对海外媒体而言,这是继2012年中国电视产业全面超越日本后,中国企业在全球电视市场征途的又一重要节点。据《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国ABC新闻、英国CollabTec博客、法国ADVFN、德国FinanzNachrichten.de等超过200家海外知名媒体及IT博客报道称,2016年,TCL多媒体以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身份取得全球电视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的成绩,成为中国电视产业当之无愧的智造典范。美国时代广场也用中英文双语致敬“中国智造”,祝贺TCL多媒体2016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此外,国内四大门户网站(网易、腾讯、新浪、搜狐)以及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跟进,与千万用户一起分享中国品牌惊艳世界时刻。
然而,成为第一就意味着在荣誉下承受质疑。日前,TCL放出一组“争第一不如真第一”态度海报,海报以“TCL多媒体2016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超2000万台”的内容强势证明TCL在2016年取得的成就。TCL这种极具挑衅的口吻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以及激烈讨论。不过,TCL既然敢抛出这组海报,就一定有这个“金刚钻”。
来自奥维云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视品牌出货占全球份额30%,进一步蚕食韩国电视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此次,TCL凭借2000万台出货量,以中国第一的地位晋级全球2000万台电视出货量俱乐部,并一举拉近与全球出货量第二LG的距离,成为全球第三。这不仅让众多国内品牌难以望其项背,更被媒体誉为“电视界的华为”。
据了解,2015年TCL海外收入就已经占据集团总收入的46%。以对品牌知名度、产品品质、售后服务要求高的北美市场为例,TCL在2010年以自主品牌身份进入,从最初的几乎无人知晓,发展到2016年销量将近200万台、5%的市场占有率,与TCL优秀的产品以及在全球市场上独到的品牌建设不无关系。2016年TCL多媒体海外市场电视机销售量同比增长30.2%,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品牌,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TCL核心竞争力在于源源不断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从研发实力看,TCL历年专利申请量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四,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三,并且在量子点技术领域完成突破,率先进入下一代显示行业阵营;从生产能力看,TCL旗下的华星光电目前拥有T1、T2、T3三期工程,其中T1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线,成为国内惟一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彩电企业。核心部件的供给不再受制于人,保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研、产、销一体化,且方方面面做到极致,保证了TCL所到之地无一不站稳脚跟,并实现稳健增长。
一个企业未来的增长点很大程度取决于该企业对高端市场的布局。相对于LG选择OLED作为其旗舰电视配置,TCL布局高端副品牌XESS,主打量子点电视产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LED作为有机材料,具有难以承受高温、寿命短、残影等弊病,无法长远发展。量子点作为无机纳米材料,不仅能通过控制晶体的大小得到全部色彩,还具有性质稳定、耐高温等优良品质。量子点显示材料体积仅为有机发光材料的万分之一,实现了色彩处理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量级突破,色域覆盖率高达157%,色彩纯净度提升37.5%,显示色彩更加纯净稳定。
作为未来显示行业的关键,TCL早在2014年就在国内首度实现量子点电视工业量产。随后韩企三星宣布加入量子点电视阵营,目前两家公司推出的不同款式、配置的量子点电视形成了丰富阵营,为高端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未来,全球电视市场格局将取决于高端量子点电视的竞争,TCL必将赢取自己的胜利蛋糕。
此次,能够以2000万台颠覆性出货量率领中国企业打破韩系在全球领先地位的TCL,成为全球消费者瞩目的对象,让世界明白中国智造不仅有华为,还有TCL为代表的众多优秀企业。2017年,TCL将继续增强自身实力,为用户提供更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