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点到示范 中国特色品牌培育不仅是授牌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司建楠    时间:2017-06-03





  曾经,小小的圆珠笔头让“中国制造”被置聚光灯下备受争议与考量。而今,通过对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的试点与示范,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培育之路正在探索中铺就。在首个“中国品牌日”前夕,“工信部中国工业企业品牌调研行”开启了上海站之旅。通过走访调研,记者一行真切感受到,从试点到示范,工信部的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不仅仅是授牌,更是方法的传递与共享,是经验的分享与共赢。
 
  “品牌培育的效果是企业竞争力和附加价值实实在在的提升和进步,是真金白银。”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品牌培育的心得体会:“从试点到示范,留出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正是我们开展工作、取得进步、创造经验的过程。”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视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制定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评价指南》,并在2011年启动了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具有良好质量信誉和一定品牌管理基础的工业企业都可以参加试点,通过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品牌培育能力。
 
  在试点的基础上,能够总结提炼出典型经验案例、并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企业可以申报示范企业。工信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广示范,带动更多企业提升品牌培育能力。目前已有6500多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其中251家被核定为示范企业。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企业经过3~4年的品牌培育,主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值从17.8%提高到31.4%;工业增加值率从21.8%提高到26.2%;顾客重复购买销售占比从43.4%提高到60.2%。
 
  坚守品质核心 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培育品牌要以诚信为基础,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为核心,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为导向,以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为标志。其中,过硬的品质是品牌打造的第一道关卡。
 
  在品牌示范企业——晨光文具的生产车间,中国工业报记者目睹了一支圆珠笔问世所经历的千锤百炼。制笔技术的核心是笔头。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姚鸿俊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晨光的笔头,采用瑞士MIKRON24工位机床一次性加工成型。“这些笔头的制造难度,甚至比劳力士手表中齿轮的制造难度还要高,因为手表零件是实心的,而笔头是空心的。”姚鸿俊说,这样的圆珠笔笔头每一个都需要经过12道切削工序才可以制造完成,需要经过34个参数检测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
 
  小笔头、大工艺。在精益制造的流程中,先进的模具制造管理系统确保了产品品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研发能力,不仅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而且使晨光成为亚洲最大的中性笔制造基地,年产量超过30亿支。
 
  从试点到示范,品牌的培育需要循序渐进。周宏宁表示,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而更广泛的问题来自于在设计、制造和服务全过程的每个环节。
 
  找准市场定位 坚持供需双侧发力
 
  从试点到示范,就是要通过企业在实践中探索经验和总结经验,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周宏宁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企业品牌培育的基础条件、行业地位、竞争环境、品牌定位都不同,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确定品牌培育战略、目标和管理活动,建立完善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
 
  品牌示范企业——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高级经理朱亚清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企业自2014年开始参与北汽集团的品牌培育和战略梳理,并于2015年正式成为工信部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后,先后进行了产品布局、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改进,开启了全面聚焦年轻群体、打造年轻品牌的新征程。
 
  “通过对标国内一流的汽车制造工厂标准,遵循自动化、少人化、技术先进的原则,企业陆续启动了两个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且选用高性价比、高柔性、节能环保的装备。”朱亚清介绍,“比如,我们位于景德镇的新工厂冲压车间压力机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采用的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瑞士居德尔单臂连续线,每分钟冲压次数可以达到10~12次,并可实现7分钟自动换模具;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到75%,其中重要的白车身拼焊总线已实现100%自动化。”实施品牌战略后,2015年企业品牌综合绩效较2014年提升了3.7%。
 
  “我国不少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根本原因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不匹配,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周宏宁表示,品牌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桥梁,培育品牌可以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创新区域品牌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是提升工业质量品牌,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工信部自2014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已经在全国确定了75个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工作。
 
  为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深入开展,2016年10月,工信部确定了深圳内衣、随州专用汽车、古镇灯饰、四平换热器、温岭机床工具和清溪光电通讯六个产业集群为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通过试点示范,区域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地方和行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科学手段。较早开展试点工作的产业集群,其主导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提高了2.3%,工业增加值率从22.2%提高到24.1%,新产品产值率从27%提高到34.1%,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产品比重从52.9%提高到61.1%。骨干企业以自主品牌销售产品比重从60.1%增长到68.2%,名牌产品产值比重从38.2%提高到45.5%,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新的提升,区域品牌的价值得到更好的释放。
 
  与同类产业集聚的区域品牌不同,在上海黄浦区的核心地带,记者一行走访了一个“另类”产业集群——上海江南智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其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创意设计业占比为70%。被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也是惟一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地区并授牌。
 
  上海黄浦区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园区管理科科长沈强介绍,江南智造日前已被上海市认定为“一区多园”式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其文化创意产品覆盖纺织服装、体育用品、互联网金融、建筑装饰等诸多领域,业务已拓展至中东、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入驻江南智造的300家企业2016年实现总营业收入近110亿元。目前,江南智造正在从试点到示范的路上努力前行。
 
  从试点到示范,是科学系统地开展工作、加快区域品牌成长的过程,是进一步做强产业、做强品牌的过程。沙南生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从试点到示范,是从银牌到金牌的历程。试点单位应该以此为起点,意识到肩负的责任与任务。示范企业与地区要积极开展工作,更要持之以恒。(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国货信心亟待提升 中国品牌声誉传播更需加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也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快速转变,消费升级已然到来。然而,近年来我们看到,从对日本智能马桶的抢购,再到如今各式各样的海淘,无不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
    2017-03-22
  • 夯实质量 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制造业的生命在于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17-03-23
  • 展现中国品牌的微笑曲线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样一个数据值得深思:中国工业产品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但是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只占一个。对比之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2017-03-23
  • 中国品牌:开始实现崛起,仍需长期努力

    全球知名传播集团WPP日前发布2017年BrandZTM“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100强品牌价值总和达到5571亿美元,较去年增长6%,创历史新高。
    2017-04-28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