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获悉,代表着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装备最高水平的“港航平9”多功能海上自升式施工平台船,在青岛海西重机基地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做强技术创新、补齐装备短板,打造全产业链的最新成果。
(图片来源:互联网)
通过“换档提速”,天津海上风电施工正领跑全国。
“高端智造”创世界之最
“港航平9”多功能海上自升式施工平台船由天津航港工程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造,总长88.2米、宽42米,最大起吊重量1200吨,集风机运输及安装、打桩、浮吊起重等多功能于一体,可在水深40米的海域内,满足8兆瓦风机安装及单桩、多桩等各种类型的施工。
据介绍,该施工平台是“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重要成果之一。它集国内外同类型平台优点于一身,拥有可拆卸圆柱式桩腿、大直径单桩抱桩器、施工作业管理自动化和数字化等多项领先技术。特别是9600毫米整体式回转轴承的应用,更是创下世界之最,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超大型轴承领域的“高端智造”水准。
“以前我们有核心技术,但苦于没有核心施工装备,因此与很多客户失之交臂。现在有了这条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施工平台船,我们将实现换档提速,成为国内海上风电工程施工和安装的排头兵。”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监造组负责人李学功在交付现场告诉记者。
创新填补技术空白
作为全国最早进军海上风电市场的企业之一,天津航港工程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涉足该领域。
此后,在天津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瞄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标准,通过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海上风电5米大直径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复合筒型基础等新结构及配套新装备,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效率低、建设成本高等一系列制约海上风电市场开发的重大难题,取得47项国家专利和10余项省部级科技创新进步奖,并获得国家级创新项目资金支持,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成果。
据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陈强介绍,该公司通过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了“天津市海上风电结构与施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依托这些创新平台,他们开展了大量的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研究,取得了多项新技术成果,并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施工方面,在2010年我们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个直径5米钢管桩沉桩试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空白。”截至目前,他们先后在江苏、天津、河北承建了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打造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经济效益优、社会影响力大的精品工程。
依托优势打造全产业链
据了解,我国海上风电自2009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孕育和成长,规模开发的条件和基础已经基本形成。“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开发”的黄金期,开工建设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新增容量400万千瓦以上,建设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港口航道工程和传统建设市场正在萎缩。近年来,我们主动打破发展瓶颈,突破技术及配套装备的天花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业务,已经初步构建起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丁文智表示,面对未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该公司作为天津市唯一从事海上风电施工的企业,将积极依托该市风电制造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优势,以“港航平9”多功能海上自升式施工平台船投入使用为契机,把海上风电做成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拳头产品,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力天津风电产业领跑全国、走向世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建设,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绿色力量”。(记者 甘琛 通讯员 刘春静 李思聪)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