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顾名思义,根本目的是想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让土地休养生息,以使将来栽种的粮食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今年,贵州省实施休耕的同时,收获了很多蓄养土地之外的成效——贵州省威宁县、凤冈县、松桃县、盘州等13个休耕试点县抓住休耕契机,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探索农旅接合、种养接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休耕“休”出了养蜂业、肉牛养殖业以及花旅一体化产业,“休”出了贵州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图片来源:互联网)
记者在贵州省凤冈县、威宁县等休耕地区了解到,“休耕”既使土地肥力逐步恢复,又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帮助贫困农户增收,休耕政策正在切实地促进贵州休耕地区农业的良性发展。
近日,记者与凤冈县农业局土肥站站长王安洪来到凤冈进化镇临江村,几个农户正在土地里挥锄散开一堆堆的牛粪,王安洪告诉记者:这些牛粪是从附近的贵州龙滩口集团拉来的,之前这里是长期无人栽种的荒地,牛粪还田以后这里种植的蔬菜、牧草品质都很好。龙滩口集团在凤冈县存栏牛约千头。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一心发展绿色畜牧业,几年前选址贵州省贫困县凤冈,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原生态,而牧草饲料本来就是发展绿色养殖业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因此,凤冈实施休耕地栽种牧草等饲料的举措正好符合了该公司的需要。龙滩口集团舞起了休耕工作的“龙头”——牛粪还田变成反哺休耕土地,而牛吃的青草就在这些休耕土地上种植,休耕农户还因受雇于龙滩口集团打理休耕土地而增加了收入。这也是牲畜业和种植业有机接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贵州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张钟亿告诉记者: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是国计民生大事,好米是“种”出来的,土地肥力充足是提升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粮食营养品质的前提。为此,中央作出重要部署,对耕地采取保护性政策,即对部分耕地实行轮作休耕制度,让耕地休养生息,养足肥力,这也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切实举措。贵州省重视休耕,成立由分管副省长刘远坤任组长,由贵州省农委牵头,会同贵州省发改、财政、国土、水利、林业、粮食等部门和单位,建立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按照农业部制定的2017年休耕目标,贵州有20万亩土地实行休耕。贵州省制定了《2017年贵州省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本着“农民自愿、选地要准、措施要实、指导服务要到位”四个原则,休耕地块重点安排在石漠化重点治理区,25度以下相对集中连片的坡耕地和瘠薄地,非退耕还林还草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方案》强调,要让贵州休耕的土地休出高肥力,休出高效益,复耕后要成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贵州省休耕的模式主要有:直接休耕、种植绿肥、绿肥+豆科植物和其他作物、休耕+油菜(豆类、牧草、花卉或中药材)、种植豆科植物、花卉油菜轮作等,多数采取种植豆科绿肥和油菜、花卉等模式培肥地力,除还田外,多余的绿肥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油菜和花卉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还有利用绿肥和花卉的花发展养蜂产业。
凤冈县是贵州省贫困县,该县意识到休耕正是调整该县农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助农增收的契机,全县上下达成共识,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休耕工作。据介绍,今年凤冈县关于休耕的重要文件都是以凤冈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到有关乡镇的。凤冈县采取种植草本花卉万寿菊轮作油菜实施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凤冈县全境域“花旅”一体化进程。而贵州省万山区通过休耕种植紫云英等一年生花卉,结合养蜂,带动了该地的蜂蜜产业。
习水县良村镇大安村农户40户,休耕采用草肥混作,种植牧草130亩,可年产草料260吨以上,饲养650只麻羊,促进当地麻羊产业的发展。
在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望公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休耕前这个村种粮食的土地每亩收入1500元,今年望公岩公司把休耕土地从农户手上流转过来,并雇用这些农户在休耕地上种胡豆,现在这些土地种胡豆亩收入在1800元,比休耕前收入有增加。
据威宁县农业局土肥站站长胡建华介绍:威宁是传统养殖县,牧草需求量大,当地休耕地正好种植牧草。威宁县一直在探索休耕方法,积极创新休耕轮作的模式,采取翻耕晒墒、土壤熟化,种植绿肥、牧草、豆科作物等,尽量减少农事活动。选定的休耕土地连续3年实施休耕,休耕期间种植豆科作物、牧草、绿肥等养地作物,优先种植生物量高、吸收积累作用强、培肥效果好的植物。既不改变耕地性质,又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生存问题,做到耕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记者了解到,由于贵州省耕地破碎,地块较多,因此休耕工作量大难度高,张钟亿告诉记者,下一步贵州省将按照《方案》继续组织休耕,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完善休耕措施,助推农业结构调整。让贵州省的耕地休耕休出高肥力,休出高效益,真正达到休耕的目的。(记者 杜涛)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