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前不久发布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中了解到,为进一步振兴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未来10年,吉林省将立足省情和现实,重点实施多项举措,力争通过“三步走”战略,最终实现省内八大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吉林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八大领域分别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
第一步将力争用十年时间,夯实基础,巩固地位,在八大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到2020年,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得到一定提升,同时掌握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一定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绿色发展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遥感卫星及应用、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智能装备、农机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二步到2035年,全省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整体集成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八大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制造业地位更加突出,实现吉林制造向吉林智造、吉林创造跨越,进而为东北地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提供重要支撑。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吉林省已相继开始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网,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积极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倾力推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力争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积极发展并购贷款和银团贷款等新型融资产品和服务,重点对制造业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在税费政策支持上,主动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进口设备、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零部件、高新技术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扶持除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吉林省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外,省级财政资金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
努力健全完善项目建设机制。围绕八大领域和十大任务,吉林省正在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完善投资项目库,努力确定一批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以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大工程。
优化市场环境扩大对外开放。首先是强调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其次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优化负面清单管理,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消除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相关领域的各种隐性壁垒。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制造业企业对内对外开放。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吉林省在多举措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为此专门制订了人才支撑计划,其核心是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尽快建立起国外专家、海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机制。(中国工业报记者王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