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二五”以来,湖北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工业强省、网络强省和智慧湖北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调结构转方式的着力点,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的“领头羊”。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湖北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骨干企业快速壮大,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省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2016年,湖北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5000亿元。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屏-芯-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建设电子信息制造强国作出湖北贡献。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湖北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狠抓项目建设,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创新体系,激活产业创新发展动能等做法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湖北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器件生产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外,核心支柱产业发展后劲增强。湖北电子信息产业以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从以光通信产业“一点支撑”转变为以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改变了“缺芯少面”的局面,初步建立了屏-芯-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一是开启了湖北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纪元。湖北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对接国家发展思路,抓住机遇,积极谋划,超前布局,大力推进,坚持“国家战略,湖北实施”。在工信部大力支持下,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成功落户武汉。目前项目主体工程正在按进度抓紧建设,建设资金按协议要求到位。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初步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材料、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雏形。
二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湖北通过引进冠捷、天马、华星光电、联想等重点项目,逐步填补了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领域上的空白。投资160亿元的华星光电第六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投资120亿元的武汉天马第六代LTPSTFT-LCD及彩色滤光片生产线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目前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小尺寸显示器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全国第三个创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省份。
2020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湖北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产业倍增工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壮大规模和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成长壮大,推动产业互动融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核心支柱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光通信、激光、新型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高端化发展、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北斗导航、物联网、应用电子)突破性发展,产业实现万亿元级大跨越,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万亿元。
一方面,勇担国家使命,加快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以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为抓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着力壮大产业规模,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深化开放合作,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推进存储器基地项目建设,争取明年10月实现量产,确保在武汉实现率先突破。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全球高端人才引进和本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为产业发展输送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制定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链建设,促进显示和终端产业集聚发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产业能级为发展方向,支持企业中高端产品研发,提升终端产品附加值,将湖北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一是壮大产业规模,支持天马、华星光电、联想等重点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投资350亿元的华星光电第六代LTPSAMOLED显示面板基地项目顺利开工并投产。二是完善产业链,积极引进一批优势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围绕大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协作配套。三是开展应用示范,加快推进湖北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和加强智慧家庭应用示范等的建设和配套服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