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7月2日在波兰开幕。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将分别申请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最近几年,时不时会看到某地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新闻。“世界遗产”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生活中。不过,世界遗产究竟是怎么选出的?世界遗产的评选,最终是谁说了算?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些概念,澄清一些误解。
广义上的“世界遗产”,指的是三类项目的统称,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它们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项目。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历史最长,可上溯到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后两项遗产,都是在前者取得成功的背景下,为保护更多类型的历史遗产而设立的。狭义上的“世界遗产”,指的就是文化与自然遗产。由于不同类型的遗产业务主管部门不同,我们今天仅以国家文物局负责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讲述一下基本的情况。
怎样才能申遗成功呢?这是一个极为复杂和艰苦的过程,要经过若干个阶段。首先是“预备名录”阶段,即某项遗产如果被认为具有申报的潜力,当地政府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制定申报策略,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置、环境整治等工作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只有进入到这个预备名录,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备案后,才算真正具有了“申遗”资格,获得了入场券。
进入到“预备名录”后,遗产地要继续在申遗文本、文物保护、管理规划、遗产监测、公众参与等方面深化,首先要自身准备完全成熟,然后还要等待国家的统一部署。每年每个国家可以申报的遗产数量是——最多1项,而目前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的遗产地有61个!也就是说,就算从现在起没有新的项目,也要一个甲子,才能把现有预备名录上的备选文化遗产全部列入。
这么一看,一项遗产,要按照正式流程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这还是考虑到每项遗产都能一次通过的情况。实际上,更大的挑战,在于评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有些人认为,只要某些国际组织的官员或是国际知名专家认可了一项遗产,该遗产下面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进入名录了。实则不然,评选世界遗产,除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1个委员国之外,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世界遗产委员会,由21个国家构成。这21个国家,每两年更换7个。每个委员国最长连续任职不能超过6年。不过现在为了让更多国家参与,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每个国家最长连续4年担任委员国。在每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年度会议”(即惯称的“世界遗产大会”)上,21个委员国就申报的新项目、已有项目的保存状况、濒危名录的更新以及其他议程进行为期十天左右的讨论。如果出现严重分歧,将采用投票方式进行决策。
委员会评价一项申报的文化遗产时,要参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专业评估意见。ICOMOS是文化遗产领域权威的跨国专业组织,它的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使其具有相对而独立和公正的色彩,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评审中最重要的咨询机构。每年秋天,ICOMOS都要派遣专家,赴申报遗产的国家,对第二年要进行评议的遗产地进行评估,对其价值和保护管理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并形成评估报告,供世界遗产委员会参考。我们经常听到的“申遗现场考察”,指的就是这次考察。
不过,ICOMOS的意见,只是给21个委员国“参考”,并不是说这些意见就是最后的决定。尤其是近年来,委员国最后的决议,与ICOMOS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即使是再大牌的国际专家,也不可能提前断定某项遗产肯定能够列入名录,同样,他们也没有资格断定某项遗产肯定会失败。
总结起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大体上需要经历列入预备名录、完成申报文件、成为候选项目、迎接国际专业机构考察、接受委员国评估等几个步骤,而中间还涉及很多琐碎的流程。大多时候,一项遗产从提议申报,到最终成功,至少要经历十几年的时光,有的甚至贯穿了某些申遗工作者的整个职业生涯。
所以,如果看到某地请了几个专家,评点几句遗产价值,然后大张旗鼓标榜自己申遗眼看就要成功,你不必太过在意,其实差得还很远呢。
回顾了这些之后,我们才明白,申遗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是某一两个人说了算的。世界遗产的最初目的,是保护人类共有的文明遗迹。联想到近些年愈演愈烈的申遗热,有些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申遗,甚至为自己设定极为明确的申遗时间表,这既不符合世界遗产的初衷,也不符合世界遗产的评审规则。
申遗热应该降温了。降温,先从真正理解世界遗产的意义和申报规则开始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