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中国影片获奖 杨幂的休斯敦电影节影后含金量几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7-05-04





  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当地时间4月29日举行,中国电影《逆时营救》摘取了雷米大奖——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该片女主演杨幂拿下了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遗憾的是,喜讯尚未被消化,奖项的含金量就开始被质疑。

 

  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什么来头?

 

  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由休斯敦国际电影协会创办于1968年,比世界独立电影界最负盛名的圣丹斯电影节早了近20年,堪称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独立电影节。它与旧金山电影节、纽约电影节并称北美地区三大评选性质的电影节,一向以扶持独立电影、设置大批获奖单元为特色——共设有10个单元的评选,下设200多个分项。

 

  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李安等大导演刚出道时都曾参加休斯敦电影节并获奖。尽管电影节没有大牌明星与耀眼的闪光灯,但最后的颁奖结果总是皆大欢喜,因为在每年数千部报名影片中,有15%至20%的影片会获奖,也就是说获奖的有几百部。电影节主席、知名制片人兼导演亨特·托德表示,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显著特点,正是依靠较高的得奖率和为独立电影提供展映平台来体现组委会对独立电影的鼓励与扶持。该电影节在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于电影爱好者之间的自娱自乐。

 

  国际上除了公认的几大A类电影节外,还设有B、C、D类,但是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并不属于这四类。可以说,虽然比圣丹斯电影节早诞生近20年,但是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权威性,均远不如后者。

 

  如何评定一个电影节的含金量?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王笑楠介绍,评价电影节奖项含金量一般可以通过电影节影响力、媒体关注度、国际评委会主席及成员的知名度来判断,“A类电影节的认证标准之一就是需要设置国际评委会。如果是竞赛类电影节,就看它的国际评委会主席及成员;专门类的(比如纪录片)就看是否有为专业领域业界认可的专家参加评选。”

 

  事实上,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中并没有美国电影节,北美洲唯一一个A类电影节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王笑楠分析,相比于欧洲电影节注重专业性与艺术性,北美更多把电影节当做影迷的狂欢节以及市场发行的宣传场所,“美国电影节没有在欧洲那种精英气质,而是大众狂欢和产业盛会。”王笑楠说。

 

  魅力休斯敦网记者柯燕全程参与了休斯敦电影节的报道。在回答北青报记者“当地如何看这个奖的含金量”问题时,柯燕表示,肯定不是野鸡奖,但这个奖的含金量确实不高,专业性不强,在电影行业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每年会颁发600多个奖项,基本是以鼓励为主。

 

  为何获奖的中国作品越来越多?

 

  据了解,除报名影片外,本届电影节共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8部故事片和100多部短片参加展映,来自中国的影片有33部,其中的12部获奖。电影节共10天时间,平均下来,每天要放映3部中国影片。

 

  魅力休斯敦网记者柯燕介绍,如果说以前的休斯敦电影节,中国电影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话,那今年,中国影片成为了其中最突出的部分。今年的88部电影展映,中国影片就占了近一半,中国方面陆续来了约200人。如果一个人偶然走入颁奖现场,可能会有些疑惑,以为参加的是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因为现场的留影墙三分之二有中国字样的背景、签到和负责秩序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华人志愿者、现场活跃的媒体至少一半是华人媒体、颁奖典礼现场也有不少华人嘉宾。

 

  为何休斯敦电影节上中国的影片这么多呢?有说法称,因为中国公司承办了休斯敦国际电影节。

 

  北青报记者查阅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官网上“官方赞助商”一项发现,官网显示的20个赞助商中没有出现中国公司。而颁奖典礼后杨幂接受媒体拍照时的电影节背景板上则出现了天庆集团、大唐辉煌、中南红文化集团等多家中国企业的标志。早在2016年12月就有报道称,中信信托旗下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运营方梦河传媒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以电影节运营、中美文化交流、资本运作为方向开展相关合作。

 

  网民为何要和杨幂们过不去?

 

  纵观这几年的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作品,委实不能怪网友要质疑其含金量——2016年,获得最佳外语片奖的是中国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孙海英凭借《一个人的课堂》获得最佳男演员;《九层妖塔》、《延坪海战》获评委会特别奖;陆川获“全景中国”最佳导演奖。2015年,中国影片《走路上学》获评审团特别雷米奖;中国的《止杀令》获最佳外语片雷米奖。据北青报记者的统计,10年来,这个电影节半数以上的奖项被中国作品拿走了。而且,除了电影,电视节目都能“获奖”,例如《江城月·中华情》(2005年中央电视台中秋中英文双语晚会)曾获得电影电视节最高奖(白金奖),《2006年中秋晚会》曾获得评审团电视导演奖。

 

  当然,说起来杨幂被质疑也是颇有些不公,毕竟这么多年,获奖的中国影片都不少。包括这一届,参加展映的33部中国影片中,12部获奖——有陈剑飞的《五女闹京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及《犹太人在上海》,还有闫妮等主演的《美容针》等。

 

  那为何非要和杨幂们“过不去”?一个原因是杨幂的名字太“吸睛”,黑杨幂就能获得高关注度;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观众对“毯星”十分反感,年轻演员不追求演技,一味追求曝光度的急功近利几乎已引众怒。因此,这种含金量颇低的奖项,易被人们认为是“曲线炒作”。

 

  确实如此,随着中国电影的“不差钱”,中国影片与演员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除了商业元素的影响,在国际影展中“镀金”的宣传卖点也是原因之一。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策展人沙丹就表示,国内电影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电影节评奖,一旦有所斩获可以成为后续在国内上映时的宣传卖点,“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圣塞巴斯蒂安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受到好评,获奖为后续的国内上映时的宣传做好铺垫”;此外,影片通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还能更好地吸引社会投资,帮助导演进行下一部创作。

 

  (肖扬实习记者曾师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