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迷雾君失我——鲁敏小说:奔月 | 星期天文学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06





benyue
  实力作家小说:《奔月》
 
  鲁敏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0出版
 
  《奔月》简介:
 
  女人小六借一场意外车祸而决意"自我放逐",完成她由来已久的渴求:从正确乏味的生活消失。世界就此分为两半,我失迷雾君失我。
 
  ——这一边,她所抛下的枕边人、亲爱者、朋友圈、上下级等对她的失踪展开了多重推理,由此陷入日常面目下的涌动暗流,由亲密到隔阂到陌生,重构出他们所不知的小六。
 
  ——另一边,以无名之躯去往无名之境的小六,遁入多重遭际,沉沦起伏中,她所抛却的诸种角色元素又在她身上反讽重生,显露出人性深处的诡谲云图。
 
  小说叙事揉杂悬疑与荒诞手法,从微渺个体的物化经验上升到现代性的苦涩哲思,剖析出人们耽于固我又渴求打破与飞升的精神空境。
 
  *本文由鲁敏授权凤凰读书发布,转载请标明来源。
 
  【创作谈】
 
  奔:野马也,尘埃也。
 
  ——关于《奔月》
 
  鲁敏
 
  2016年8月5日,《奔月》第六稿改完,我在微信里贴出了一个标签。心里知道,这一段奔月之旅,看到终点处的红线了。那细细红线,悬系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缥渺、洒脱,于银河的荧荧微光里温柔闪动,让我几有屏息之感。
 
  记得快要动笔的那个夏天,当时我揣着两个长篇的想法,在小区里走来走去,机械散步,深一脚浅一脚,对路边的草木与灯光统统视而不见。我心里犹豫得不得了。另一个题材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现实主义的,比较结实的那种。但我五脏六肺里,自《六人晚餐》之后,最热腾、最困苦,最迫切需要触及的,还是这一个。关于人对自我身份可能性的假设与追问。人间的我,你,我们,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倘在另一个空间,成其为另一个人,那才是被找到和揭露出的我吗。那原先的这个我,是不幸、不真诚或被遮蔽的吗?这猫追尾巴的苦恼,长期占据和压抑着我极为有限的智识。我太想写了,又担心着我这前邮局职员的原始脑瓜照料不好这主题里的冷硬与疑难。
 
  但这样的犹豫比预想中的要短,很快我就确定下来。败也好残也好坠落也好,这确乎是多年块垒与执着所在,非写不可。再说,写作本非投机做买卖。冒险、越界与反常,是应有之义,也是写作者的权力与福份所在。
 
  这一选择,倘若侃侃而谈地往大里头说,说是有着所谓时代、社会、城市、资讯、网络等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与刺激--确是有的,且强有力:每天每夜,都在看到、听到、想到那么多起伏着的面孔与命运啊,有凡俗细小,也有惊心动魄,我试着把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写到了《奔月》里,这里且略过--其实更要紧的,是外部世界与我内心想法的共震与勾连。
 
  生活层面上看,前面这些年,我先后做过营业员、劳资员、团总支书记、秘书、记者、公务员,同时忙着结婚生子走亲戚做家务,该干嘛干嘛,有着高度的社会合作性,妥协温顺到几乎无色无味。但内心某处,我长满倒刺,在认真、耐心“过着小日子”的同时充满质疑、否定与嘲讽,这是源自写作者胆汁深处的一种极端逆反。
 
  性别、姓名、地域、口音、职业、家庭、教育、口味好恶、日常习惯等编织构成了一个人,同时又禁锢了这个人,不是吗。我们要全盘奉行这些偶然的命定,顺流而下、苟且嘻笑,还是可以一跃而起,去打破,去勇莽泼洒另一张草图?
 
  乖谬之处在于:一切仅止于想法。
 
  我继续笃守着平静乃至平庸的生活。生活的线条越是单调,精神因子的活跃程度会越高。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最终辅助我到了眼下这非写不可的地步,我得把内部的“逆反元素”给释放到《奔月》里去,我想在小说里创造这么一个“小六”,她真的得以摆脱世俗与道德的原罪重力,飘尘出世,实现对“本我”的一次逸奔。
 
  《奔月》的写作并不顺利,从修改次数上可以看出。比如我最早的一个设计,小六消失后是去往了一个类似“失踪乌托邦”的所在,那里聚集着因各种原因投靠而来的失踪者,比如腐败官员、生小孩的明星、失败艺术家、假破产的商人、厌世的单相思者、过失杀人犯等等,我把他们聚拢在一个很偏远的气象观测站上,相互干扰同时也自给自足,为此我还专门借了四大卷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增订本)回来翻看……这一部分写起来带劲的、也很戏剧化,都写到七万字了。但我总感到哪里不对,必须推倒。我得让小六逸奔在热乎乎的、同样平俗的生活里去啊,那可能更难,但才具有普遍意义,以及由之而来的某种现代性。后来我把那些个例揉碎打散,择其益者,因势因利,撒到文本的边边角角里去了。
 
  包括在初稿出来后,我曾找了不同年龄、城市、职业的朋友或陌生读者来试读,一共找了八位,然后记录他们的反馈,前后记了有十几张A4纸,然后我再对此进行判别过滤,生成新的想法,这又派生出三万多字的额外文档……当然,这些查数手茧式的回顾毫无意义,苦力不说明任何问题,最多只是各人的写作习惯、是否斤斤计较、是否很不自信等等。
 
  但有一些修改,值得记取。比如,我一直喜欢在行文中发论。《六人晚餐》就有这毛病,改过,没改好(是因为我当时的固执,为什么我就不能讲话?)。这一次,又发作很厉害,时不时就大讲话外音。因此有那么一遍修改,针对这些冗赘,我一直拿着砍刀在挥。这样的杀戮,从结果上看是无痕的。但对自我是有所教益的,我记得那些残词断句的落英纷披,它们没有白白写出、也没有白白死去。
 
  还有两次修改,是专门针对读者与我之间的信任契约。尤其是小六所去往的“另一个世界”,其所遭遇到的一切,多少都包裹着我的某些企图与寓意,同时我又要协调到这些设置下的内部逻辑。这个比较难的,写到难处,我几乎也跟主人公小六一样,有着“不知道风往哪里吹”的根本性痛苦。这跟我以前那些胸有成竹的写作,是全然不同的,也有着异质的甘美。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其实是在跟小六一起探索着这个未知的出走。毕竟,打破固我的空想,或许是常见的,当真付诸行动,则属罕有,而罕有之后,更是无边无际的未知,正是这个未知,是我特别想触碰、想着力之处。在逃离之后,她所留下的那个世界,她去往的另一个世界,以及,后来的后来--会发生什么?她所无情抛弃、苦苦追寻、又寻而不得的,到底是什么?这当然不是女性觉醒的娜拉出走,也不是中产阶级式的兔子跑了,那么这是什么?此中当有含混但真切之意,我心里依稀有感,却又难以一言蔽之,我能做的,只是跟小六一起走,即便走的是一条晦暗不明的小道--毕竟,可以时常抬头望月,有月亮照着,就不会有全然的黑,就不会慌与茫。
 
  这就要说到月亮了,我在《奔月》里写过多次月亮,但已有克制,像偷偷写情书。我太爱月亮了,一年四季都爱它,各时有各时的好。这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是生理或心理上的--总之,对它的凝望,常会使我油然而生一种悲伤又澄明的感受,内心为之荡然远驰,如野马如尘埃。
 
  写到这里,忍不住又要望月了。是阴天,并看不见——看不见的月亮啊,你好。我写了一本小书,差不多算是冲着你写的呢。
 
  (2017/10)
 
  作家鲁敏简介:
 
  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已出版《奔月》《六人晚餐》《九种忧伤》《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取景器》《惹尘埃》《伴宴》《纸醉》《回忆的深渊》《百恼汇》等二十部。
 
  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郁达夫奖、《中国作家》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原创奖、"2007年度青年作家奖",入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台湾联合文学华文小说界「20under40」等。
 
  有作品译为德、法、日、俄、英、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文等。
 
  奔月(节选)
 
  也真是不大讲究。小六三月出事,到九月,贺西南与张灯,已从素未谋面的情敌变成无话不谈的兄弟。
 
  贺西南带着张灯来到金陵购物中心的顶层,隔窗往外俯看。
 
  干燥的树叶在枝头摇晃,做好了枯萎与腐烂的准备。浅褐色的阳光透过这样的树叶投射下去,使得人们瞧上去有些衰老。水果店摆出了石榴和柿子。冰淇淋的门面有点萧条。还可见到一所中学,刚刚开学的少年们三三两两,勾腰背着书包,参加葬礼似的走进寂静了一个夏天的校园。
 
  贺西南有意把视线停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看了一大圈之后,才把目光慢吞吞拉近,拉到正对面的双胞胎灰色写字楼,左边那一幢,十二楼中的一间,小六供职过六年的地方,指给张灯看。
 
  并看不到什么特别的。
 
  经过惊痛、惋惜、追念等必然阶段之后,所有人都得出一致结论:小六再也回不来了。人们默认了她的死亡,像接纳其它的坏消息。类似的讯息,从白天到夜晚,如雨丝,如尘埃,不间断地飘落在人们肩头和他们所栖身的屋顶上。
 
  贺西南和张灯拒绝相信。他们是天黑之后、人群散尽的跑道上的最后两位选手,不肯认输并竞相表现出离奇程度的乐观:小六还活着哪,他们要继续找下去、等下去。
 
  像前面的若干次会唔一样,他们别无闲话,又谈论起小六出事前后的一些微小环节,有陈旧的,也有新发现,他们对其进行组合与推理,不知疲倦,不断争鸣,情绪旺盛得就像小六才刚刚离开,被窝里还葆有她的体温与压痕。讨论中,他们不断重复这样的口头禅,如同誓言:"等她回来之后,我们一定要……"
 
  由于他们二人均与小六有着极其密切的私人关系,故而这虽则动人但也有几分像是表演的态度,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遮掩,这样一来,他们就可逸越出俗世意义上的道德羞耻感,扭转为一个目标大体一致的同盟体。
 
  或也不必为他们如此这般的守望而感动,对丈夫贺西南也好,对出轨对象张灯也好,小六也许只是阶段性的关联词,是一根必将断落的麻绳,他们早晚会丢下她、也丢下对方的。
 
  更纯粹的坚信者,大概只有小六母亲。可一个母亲的想法又哪能作数呢。
 
  不管怎么样吧,在小六离去半年之后,最后还有三个人在眼巴巴地等着她回来,像一个既张不开又合不拢的凹形拥抱,披染着浑浊的天色。粗粗看上去,也算有点动人了。
 
  【一些评价】
 
  鲁敏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前沿。她将确切的戏剧性形式赋予涣散的、难以言喻的复杂经验,探测和呈现精神生活的结构、深度和边界。
 
  ——李敬泽(批评家)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奔月》里,鲁敏替这个永恒的哲学追问戴上了悬疑与戏谑的面具——我估计没人能猜到结尾:因为生活本身就没有结尾,因为鲁敏本人就一望无际。
 
  ——麦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
 
  鲁敏永远值得期待。与大多数优秀的女作家相比,她有与众不同之处,那是因为她在叙事中擅用减法,这减法疑似用手术刀运算,所以精准锐利,她的小说特有的骨感,因此形成,有力,有形,又总有奇峭之处。
 
  ——苏童(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
 
  鲁敏似乎更珍爱越轨、犯忌与亵渎的部分。她的小说体现了一种折射的美景,只有角度技巧才通向那里,我们通过叙述者的“眼睛”来认识这庄重而又有点荒谬的世界,从双重玻璃的折射中窥视囚室的出口。
 
  ——程德培
 
  鲁敏关切复杂的都市生活,独辟蹊径,敏锐地探索人的精神疑难。鲁敏不避尘埃,与她的人物一起经受困惑与考验,体认善好的生活价值,在有限的尺度内开拓出丰厚深长的心灵空间。
 
  ——鲁迅文学奖授奖辞
 
  鲁敏充分运用了艺术家的权利:选择角度,对世界景象做出取舍;同时,她也必须善尽艺术家的义务:对她所取之景象做出有说服力的表达。这并非源于作者的现实感,而是源于她的眼光和语调:一种内在的宽阔和宽厚,她对人性之复杂迷离有深入和清醒的理解。
 
  ——中国小说双年奖授奖辞
 
  鲁敏是近年来对小说艺术的可能性最具探索志向的年轻小说家。
 
  她沉迷于对人的无限可能的想象,她相信人有能力在各种复杂境遇中以各种意料不及的途径探求和确证自身。所以,她成为了一位具有充分的艺术自觉性的小说家,她坚信,人的感受、思想和行动的无限可能,以及小说在角度、形式、语调上的无限可能,由此,她为自己的写作确立了复杂艰巨、令人满怀期待的难度指标。
 
  ——庄重文文学奖授奖辞
 
  鲁敏的写作,是对小说艺术在这个时代面临的艰巨难度的有力回应,她思考和检验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由此表现出纯正鲜明的艺术信念和夺目的、训练有素的艺术才能。
 
  ——《人民文学》年度作家授奖辞
 
  转自:凤凰读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在京揭晓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在京揭晓

    3月16日,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男儿行》《云胡不喜》《雪中悍刀行》等10部作品入选已完结作品榜,《乱世宏图》《血歌行》《一寸山河》等10部作品入选未完结作品榜。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
    2017-03-27
  • 毕飞宇:写小说,技术是第一位

    4月26日下午,小说家毕飞宇围绕“小说课堂与虚构技艺”的主题,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了一场文学论坛,同时受邀参加的还有十余名文学编辑、作家、诗人,以及广外创意写作班的学生。
    2017-05-03
  • 《未来简史》:不如去读一本科幻小说好了

    聊《未来简史》之前提到这句话,自然不是巧合。这两年,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全球火得一塌糊涂,一本《人类简史》成为现象级的畅销书,这次的《未来简史》也被众多网络大佬们反复推荐。
    2017-05-08
  • 比推理小说更好读的科普书《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比推理小说更好读的科普书《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哈佛大学学者、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写下的生命科学故事。这部日本畅销80万册的现象级科普读物,获三得利学艺奖、新书大奖,每位渴望解读生命密码的人都不容错过。
    2017-05-11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