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曹元勇主持。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单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朱勇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王忠义,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处处长严庆荣,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峰,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等人出席。
莫言在活动现场与翻译家交流
假以时日,也会有国外作家说自己的创作深受中国作家影响
文学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也是最有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认识了解的中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学也在走向世界。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很大程度上再次刺激和带动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兴趣、热情和翻译。据不完全统计,莫言作品已被翻译成有四十多种语言。
在活动上,莫言表示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作家们强烈的心理需求,希望我们的文学能够被世界上更多语种的读者所阅读、接受,从而达到一种心与心、人与人的交流。
作为“50后”作家,莫言坦言自己的文学启蒙来自外国文学。还是儿童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前苏联红色小说,由此慢慢扩展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以及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俄国作家,再进一步扩展到雨果、大仲马等经典作家。然而由于时代原因,直到1980年代才真正接触到欧美现代派。“1984年左右,中国的年轻作家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像马尔克斯、乔伊斯、海明威、西蒙等这些外国作家。”
尽管读到的是译文,莫言说当时的自己还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本的创新意义,也意识到过去的阅读和写作受到诸多清规戒律的束缚。1980年代中期,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都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西方文学。“但是大家很快觉悟到这样不行,我们可以向外国作家学习,但是我们不能是因为这样一种学习而忘掉了自己的根”,莫言说:“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学大格局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写出中国特色来,而一个中国作家要想在中国作家群体里取得一个令人瞩目的位置,也必须保留或者创造鲜明的个人风格。众多中国作家对写作个性化的追求汇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风貌,然后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被世界所接受。”
莫言认为,真正的文学交流是双向的,只有当中国文学被译成世界上众多的文字,变成外国读者手里读物,所谓的中外文学交流才算真正完成。他期待也相信,假以时日会有一个国外作家说他受到了中国某一位作家的影响。
“让读者感受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困难”
阿尔巴尼亚翻译家伊里亚兹·斯巴修介绍,他翻译的莫言作品是阿尔巴尼亚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出乎意料地受到了阿尔巴尼亚读者的欢迎。他表示,莫言在描写方面非常漂亮,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通过翻译了解了红高粱中的家乡,让自己更加中国化。
保加利亚翻译家韩裴也觉得莫言的语言丰富,还称赞他坚持用纸笔写作,是个地道的作家。同时,对于曾经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保加利亚而言,莫言作品中描写的很多场景都是保加利亚人们拥有过的经验。
缅甸翻译家杜光民用44个月零3天翻译了《生死疲劳》,他说这部作品的佛教背景,对于拥有佛教信仰的缅甸读者而言更容易体会深意。他佩服莫言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用人死之后轮回为动物的眼睛,讲述中国1950年到2000年半个世纪的历史。
以色列翻译家科比·李雅各在妻子的推荐下翻译了《蛙》,他认为这部作品的目标就是让读者感受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困难。莫言认同科比的判断,他说:“除了困难没有任何两个字可以更好地表现中国当时之所以选择独生子女政策那样的一种境地。”伊里亚兹·斯巴修也认为,在书中莫言非常巧妙地避免掉直接表态,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在彼时彼地被执行的道理所在。
把译过自己作品的翻译家都请到高密老家
如今,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论坛有许许多多,有一些涉及到中国作家的写作方式问题。基于国外读者接受能力的问题,关于中国作家是不是要向国外文学靠拢一直存在讨论。莫言认为,写作是长期积累,不知道哪一天就有用了,所有阅读过的外国文学、看过的外国电影,甚至去过的外国地方,最终都会变成创作的元素,而这些都是易于国外读者接受的。
此外,莫言还说:“对一个国家文学作品的阅读确实是跟阅读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其它读物不一样的。”他引用以色列作家奥兹的说法,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就仿佛去一个人家作客一样,可以看到他的客厅、他的厨房,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独特的摆设,甚至闻到一个家庭跟另外一个家庭不同的味道,阅读历史书籍可以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一个了解,读文学作品可以深入到这个国家的家庭里感受浓厚的生活氛围。
因此,莫言说自己有一个梦想,将来把翻译过他作品的翻译家都请到山东高密的老家,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里的生活氛围。
莫言作品海外版
2017年1月始,浙江文艺出版社分辑推出简体中文版“莫言作品全编”定稿版。与此同时,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及其下属浙江文艺出版社确定了以莫言、麦家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全球推广工程及《甄嬛传》《芈月传》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全球推广工程等重大项目,目前向欧美主流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版权输出累计逾150余项,取得了阶段性的影响和成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