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互联网金融,据了解,这是继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第5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报告中指出,“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一、政府工作报告措辞变迁:五年监管不断深化
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句话被业内认为是为互联网金融正名,尽管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但其优势得到认可,互联网金融信心十足。
2015年,回顾2014年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部署2015年工作时,再次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2017年,报告提到,“对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到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监管力度空前加强,合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宜聚网创始人兼董事长吴飞认为,从最初的“促进发展”到“规范发展”再到“警惕风险”,然后是今年的“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报告中措辞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大环境的变迁及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态度,说明了行业监管正在不断深化,显示了互金行业五年来经历的从高速发展到规范整治的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与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共同组成网贷行业“1+3”制度体系。政策的颁布,让行业监管体系愈加健全,行业发展愈加理性。
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2017年P2P行业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网贷行业的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645家,而在2016年为1713家,问题平台数量占比持续降低。同时,在2017年,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6万亿元大关,单月成交量均在2000亿元以上。这些数据表明,行业监管卓有成效,投资人对网贷行业的信心未减,而强监管的主旋律并不违背促进行业发展,未来行业发展环境将会愈加健康。
二、合规与备案成互金平台2018年第一要务
实际上,自《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下发以来,明确了备案登记最迟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在备案大限下,合规与备案已成为当前所有互金平台首要解决的任务。
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整治验收工作将进入收尾阶段,备案将会成为今年互金平台重要增信方式之一,投资人的信心也将获得提升,备案成功的平台也将得到更多投资人的关注与支持。
三、落实备案宜聚网践行合规全力冲刺
眼下,平台的备案进度已经成为广大投资人最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家合规自律的互金平台,宜聚网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安全稳健发展,以最积极的姿态和最过硬的资质践行合规,做好备案冲刺准备。
优质资产上的合规
资产端是平台发展的关键要素,谁能以合理的成本找到优质资产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由于车贷资产本身具有的小额分散特性契合了网贷监管暂行办法指明的小额为主,个人借款余额上线不超过20万元等要求。同时,车贷资产的风控流程已标准化,具备可复制性和扩展性,其变现能力强,整体风险较低,这些让车贷成为目前行业中优质且合规的热门资产之一。
宜聚网在车贷资产的打磨已有近五年,通过近五年的持续深耕,车贷已成为宜聚网的核心业务,并已取得了诸多优势。截止到今年2月份,宜聚网在车贷平台的排行已位列全国五强,累计成交量已取得近60亿元大关。在合规发展中,宜聚网在车贷行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运营资质上的合规
网贷行业的资质牌照是衡量平台合规的重要标准,目前,宜聚网已经取得ICP备案号、“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等在内的证件资质。同时,宜聚网还加入到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积极促进合规自律。
信息披露上的合规
信息披露作为平台践行合规的体现,对网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方面,宜聚网如实披露月度运营报告、成交量、代收等平台的各项信息,保证了平台在透明的状态下合规运营。
风险控制上的合规
众所周知,风控是金融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来说更是如此。风控体系的建立与平台业务领域息息相关,宜聚网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智能车贷风控体系,针对抵押类业务场景实现了优化反欺诈、信用风险评估,并对风险流程进行了实时监控。同时,通过多渠道核实“车人匹配”,并对接第三方数据机构,对借款人的信息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借助于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从不同层面降低了借款人和车辆所带来的车贷风险。
对互金行业而言,当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点。运动式的集中整改将成为过去,围绕市场份额的争夺与创新有望成为新的常态。历经暴风骤雨之后,互金还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宜聚网也将围绕创新与服务持续推动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转自:消费日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