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延斌:“银行的资金出不来,小贷担保公司的资金有限,价格也贵,因此民间的资金开始流动活跃,并在互联网金融带动下,开始了飞速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银行也转换目光
一直以来,由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体制体系的根本原因,因此小微、“三农”普惠金融业务对银行来说开发成本大、利润不高,并不受欢迎。金融的普惠并没有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小微企业,而是一起抢占中大型企业客户。
比如,做一笔几十万的房产抵押贷款,银行至少都需要10到15个工作日,乃至更久,最后可能由于金额过小,被不了了之。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的资金大多是银行吸收公众储蓄的资金,以及小贷担保公司有限的资金。
银行的资金出不来,小贷担保公司的资金有限,价格也贵,因此民间的资金开始流动活跃,并在互联网金融带动下,开始了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催生了“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两个概念和力量。
今年以来,在多重政策引导下,银行也将普惠金融列为重点工作。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之所以发力普惠金融业务,一方面受政策鼓励,特别是央行、银监会等决策部门多次强调要商业银行支持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银行也需要开发更多业务。
先天优势不足,后期发力受阻
然而,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着平衡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普惠金融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占比很小。
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表示,根据2017年7月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显示,目前对商业银行盈利贡献最大的还是资产管理、同业业务、公司业务,而小微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等普惠金融业务对部分商业银行业绩贡献度甚至不足1%。
目前,在市场利率化背景下,银行虽有心布局普惠金融业务,但仍存在经验不足、思维传统等问题。以银行开展网贷业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银行网贷平台在最高峰时有将近20家展业,如今仍在发标的却只剩下6家。
科技金融机构成为普惠金融第一功臣
以中普金服科技集团为例的科技金融平台,借助整合用户消费、社交等大数据,运用反欺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帮助客户唤醒沉睡的信用数据,从而帮助到更多人,推动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中普金服科技集团站在行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前沿,持续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征信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运用,坚持用科技服务金融,用科技改变金融,用科技提升金融;通过多元化、先进化的金融科技手段,携手各行业精英,精诚开展创新金融体系建设,打造活力健康的新金融生态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随着网贷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科技金融行业也将迎来真正的春天。科技金融本身并没有脱离金融,而是借助科技的手段,实现更多的金融创新,帮助整个社会提升资源合理的有效分配,帮助更多的用户实现轻松借款梦想,正在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最大有生力量。
转自:科技快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