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流通领域,成本高、效率低是一大顽疾。近日,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我国物流保管费用是发达国家的2倍,管理费用是其的3至4倍;从流通组织看,多级批发、多级零售现象普遍,每增加一个环节,就平均加价5%至10%。中间环节多、收费项目多、周转期长,致使流通成本明显偏高而效率低下。
以物流为例,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产成品最终成本的比重为10%至15%,而我国制造商的此项比重高达30%至40%。尽管随着物流行业升级、电商迅速成长,近年来我国流通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但总的来看,流通不畅仍是推高商品终端价格、阻碍居民扩大消费的关键因素。在物流环节,由于海运、路运、铁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导致相互之间进行运输转换要产生额外的时间及成本;信息不对称引起“车找货”与“货找车”的现象同时存在,许多物流公司的货运汽车在返程途中找不到合适的货源,存在大量的“空跑”现象。流通成本高,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直接影响到最终消费体验和消费意愿,而且也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主要障碍。
如何进一步转变流通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充分释放巨大消费潜力,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成为了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流通领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加强物流顶层设计,强化物流市场的有效管控,统一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简化转换环节,不断优化物流流程,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推进物流业整合与道路通行机制改革,建立并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建立海、陆、空大物流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扭转“小、散、弱”的发展格局,减少空载率,降低物流环节的运输等成本。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各种仓储设施与市场,建立“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及各种管理收费,提升物流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物流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效应,有效融合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助力流通领域高速、高效、低成本发展与运行。(潘铎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