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发布了《2017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总结了游戏行业的发展现状,覆盖游戏产业、细分行业、电竞、海外市场等情况。
游戏市场收入达997.8亿,手游占比56.3%
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在整体上依然保持着收入的高速增长。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997.8亿元,同比增长26.7%,210.3亿元的收入增量成为自2009年以来所有上半年收入增量中的新高。
虽然游戏收入仍在不断增加,但游戏用户数量的增长正在呈现不断放缓的趋势。中国游戏用户规模5.07亿人,同比增长3.6%,增速继续下滑。这表明中国游戏市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户规模将逐渐趋于稳定。
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97.8亿元中,移动游戏(手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56.3%,依然保持增长趋势;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8.5%,占比进一步缩减。
另外,报告还给出了上半年的企业状况。截止2017年6月,中国上市游戏企业166家,其中A股上市游戏企业占85.6%,港股上市游戏企业占9.6%,美股上市游戏企业占4.8%。
截止2017年6月,中国新三板挂牌游戏企业数量为139家。新三板挂牌游戏企业中,主营研发业务游戏企业占比16.5%,主营发行业务游戏企业占比26.7%,综合业务游戏企业占49.6%,其他业务游戏企业占比7.2%。新三板挂牌游戏企业是中国游戏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接近半数呈现综合业务特征,兼顾研发、发行等业务,显示出综合业务游戏企业已经成中国游戏市场中坚力量。
端游收入增速三年来首度破十
从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19.5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在连续三年下降后首度回升。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速明显回升,这得益于老客户端游戏的收入回升和新客户端游戏市场的出色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促成这一改变的主要是客户端游戏行业的领军企业。
虽然今年上半年客户端游戏的市场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其用户数量却出现负增长。中国客户端游戏用户规模约为1.36亿人,同比下降1.4%。报告认为,客户端游戏用户数量出现下滑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用户使用习惯发生改变有关。虽然用户总量减少,但核心用户较为稳定,而付费用户数的增加和付费能力的提高,推动了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增长。
手游仍保持收入增200亿,收入超561亿
除了客户端游戏市场,移动游戏市场也保持着高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61.4亿元,虽然增速相对放缓,但处于高速增长区间。而促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移动游戏大作的不断涌现和移动棋牌游戏市场等细分领域借助移动网络升级的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4.35亿人,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下滑,影响因素有基数规模较大、存量用户被同质化产品反复“清洗”获取难度增加、增量用户来源入口分散等。不过,得益于智能手机大规模普及和知名作品知识产权(IP)带来的用户,中国移动游戏行业依旧是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ARPG、MOBA、回合制游戏成手游收入前三
从游戏类型上看,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中,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RPG)、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OBA)、回合制游戏这三类游戏位列市场收入三甲,而这三类游戏的大作涌现,成为其收入份额领先的最主要原因。同期,这3种类型外的其他类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整体保持稳定。
在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上,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RPG)、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OBA)、卡牌、三消、棋牌等各种类型都已经建立各自市场地位。出现这种格局,一方面,与移动游戏研发强调创意有关,移动游戏企业愿意尝试不同类型;另一方面,也受益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大,任何类型移动游戏都有一定的用户需求。移动游戏市场的多样化特征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表现为抗风险能力增强,增长点丰富、中小微企业机会多。
头部手游收入占比54.9%,市场集中度加强
2017年1~6月,排行榜前10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4.9%,同比多两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略有加强。
从移动游戏作品角度看,排行榜前10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0%;从游戏企业角度来讲,由腾讯、网易发行或代理的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比例接近70%,上述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移动游戏市场竞争演化为游戏作品、用户资源、知识产权(IP)、渠道等综合实力竞争,腾讯、网易等大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页游依旧保持收入负增长,收入仅为85.1亿元
2017年1-6月,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85.1亿元,同比下降15.4%。下降的趋势未变,一方面,网页游戏的同质化、创新不足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另一方面,网页游戏企业新网页游戏推出数量减少,推广力度减弱。
用户数量方面,网页游戏也保持着负增长。报告显示,网页游戏用户规模2.47亿人,同比下降11.4%,连续两年下滑。
排行榜前十网页游戏开服量有所下降,仅为56800组
网页游戏的收入下降,也可以通过其开服量得到佐证。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的一线发行平台网页游戏开服量约为144100组,同比减少约1300组。
而这一情况在排行榜前十位的网页游戏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排行榜前10网页游戏今年上半年的开服量约56800组,同比减少约7300组。
电竞游戏市场收入达359.9亿,移动电竞游戏收入大幅增长
电竞游戏市场在上半年进一步提高。报告显示,2017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59.9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移动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76.5亿元,同比增长100.6%,占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1.4%;客户端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83.4亿元,同比增长12.3%,占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7.4%。
从市场份额来看,电竞市场在今年上半年提高了自身在整个游戏市场的比重。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6.1%,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
客户端电竞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保持稳定、移动电子竞技游戏取得突破,促成了电子竞技游戏市场进一步增长,例如《王者荣耀》等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爆发增长。
移动电子竞技市场持续升温,并在移动游戏精品的带动下走向成熟。移动电子竞技在赛事和直播领域广泛布局,迅速构建出相对完整的移动游戏电子竞技产业链。第一,移动电子竞技赛事逐渐走向成熟,具备创收能力;第二,移动电子竞技赛事的观赛习惯逐渐形成,例如2017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网上观看量达到数十亿人次;第三,移动电子竞技游戏类型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OBA)、射击类,也有新兴轻度游戏,如《球球大作战》《部落冲突:皇客战争》等。
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增长57.7%,国产手机海外出货奠定基础
上半年,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出现大幅提升,约为39.9亿美元,同比增长57.7%,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在海外市场拓展加速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出口类型在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传统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ARPG)外,策略类、卡牌类、音乐舞蹈类等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均有代表作在海外市场热销。
国产智能手机也为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出口做出了贡献。由于智能手机应用商店是获得游戏用户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国国产智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为中国移动游戏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能够在海外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精准化营销模式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2、移动游戏成为海外市场主角
3、游戏出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中国游戏产业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中国游戏产业蓬勃发展,在传播文化、提供就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始终保持高增长。而影游联动、二次元等游戏产业链的拓展,开拓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为游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产业影响力的提高,也带动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比如地方政府借建设电竞小镇推动电竞产业发展,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承诺将把控游戏内容质量等。政策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改善游戏产业环境,完善游戏产业生态格局,对游戏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报告认为,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环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游戏产业依然是保持高增长的新兴朝阳产业
2、提高内容质量、打造精品成为游戏产业进步升级关键需求
3、地方政府借建设游戏主题小镇推动游戏产业扩张
4、游戏出版行业协会服务活跃促进游戏产业繁荣
5、广泛与深度融合发展延展游戏产业链和效益空间
6、开拓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迎来最佳时机
附报告看点:
相比于之前的报告,本次发布的报告包含更多与产业相关的数据,并使用更多的图表展示相关情况。另外,报告对电竞产业和海外市场做出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比如电竞赛事区域化、中国智能手机游戏海外出货量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报告还特别增加了近两年逐渐成为热点的独立游戏行业分析,包含对独立游戏行业现状的分析,涉及独立游戏的优势、发展限制和发展方向。
另外,报告分别从多个较多分析游戏产业的发展环境,并在附录章节给出了政府颁发的游戏获奖名单,比如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获奖名单中包含《列王的纷争》、获提名奖名单中包含《侠客风云传》《光荣使命》,2016年“中国原创游戏精品出版工程”作品名单中有《球球大作战》《放开那三国2》共30款游戏,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名单包含《问道》《列王的纷争》、提名奖作品名单包含《黑暗之光》《古剑奇谭》等5款游戏。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此报告对2017年上半年的游戏产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