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转折之年,中国电影票房在这一年结束连续超过10年每年将近30%的增幅,回落到10%以内;很多被寄予票房厚望的电影在市场上折戟沉沙,未能达到预期。日前,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17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暨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年会在京举行。《2017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纵观2016年的电影产业,可以发现电影表达向主流价值观靠拢、IP退潮市场更呼唤优质创作、观众分化推动电影风格多元等特点,而这些特点都指向一个结论——质量之外的元素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观众需要更优质的电影已经成为共识,中国电影的中心在从市场向创作转移。
电影表达向主流价值靠拢
2016年不论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更加注重在主题表达和叙事呈现方面的价值观陈述向主流价值靠拢。在这方面,年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湄公河行动》。《湄公河行动》能够产生热烈的市场反应和良好的口碑评价,首先来自于影片达到了符合商业类型规则的创作和制作水平,它首先是一部没有硬伤的高标准的类型电影。而《湄公河行动》的成功,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对主流价值观的现代阐释。影片证明塑造了一群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有情有义、忠于使命的禁毒警察形象,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表达了对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的忠贞。这种证明的价值观,过去常常被看作是一种主题意义上的“主旋律”。当某些自称主旋律的影片不被广大观众认可的同时,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原因在哪里?
高刚等人之所以跨境执法,是因为13名中国船员被害,也是因为金三角的毒品对他们的亲人和普通老百姓带来了伤害,因此他们的英雄行为代表的不仅仅是抽象的国家,更是这个国家之中具体的公民。在这部影片中,国家是由普通人所构成的国家,主角的英雄主义不仅与抽象的荣誉有关,更实实在在关乎每个公民的安全和尊严,甚至与他们自己的亲人、战友的被害和牺牲有关。因而,电影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与每个个体的身份认同、国家认同联系在了一起,观众从这些英雄身上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
《报告》指出,《湄公河行动》的成功说明,真正的主旋律不应该是“我说你听”的单向度说教,也不是脱离大众精神需求的概念灌输。真正的主旋律应该是与大众的价值观认同息息相关的,是大家能够、愿意、渴望,分享、共享的价值体系和情感态度。“在这部影片中,爱国主义不仅仅是我们过去经常强调的人人爱国家,更是这个国家会爱人人。也只有当国家爱人人的时候,她的每一个公民才会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自豪,深深地爱上并且维护国家的荣誉”。
IP退潮更呼唤优质创作
从2015年“IP元年”开始,根据互联网IP改编的电影就成为市场上的一股洪流,裹挟着粉丝效应收割着票房。然而进入2016年,所向披靡的“IP改编”面临严峻的挑战,暑期档票房的零增长成为IP潮落的典型注脚。《盗墓笔记》、《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微微一笑很倾城》、《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爵迹》等纷纷挤进了以青少年为主要观影受众的2016年暑期档,结果除了《盗墓笔记》勉强超过10亿元以外,其他的IP电影在口碑和票房双方面都差强人意,有的甚至是一败涂地。这说明观众和市场对于IP电影变得越来越冷静和理性,他们不再会看见IP就掏钱,而是对电影的创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市场热潮退却之后,符合商业规则和艺术规律的IP电影才能成为中国电影的常规力量。
《报告》认为,IP电影热潮退去,原因在于不少影片只注重IP本身的粉丝群体特征,对IP身上附着的“情感众筹”的特征缺乏分析,无法从中总结出一套符合需求的类型规则和故事形态。更有甚者,有的电影的创作模式低级模仿,叙事方法矫情,人物刻画呆板,影像风格肤浅,故事情节陷入新的套路化,缺乏人性表达的细腻和敏锐,也缺乏艺术洞察的深度和新颖,有的作品甚至就是粗糙的急就章,体现出溢于言表的急功近利。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2016年有一些根据文学改编的电影,比如《七月与安生》、《黑处有什么》、《八月》等,体现了从容、细腻、探究的艺术态度和人文情怀,反而在整体走低的市场上为青春题材在艺术电影领域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报告》分析指出,文学改编在漫长的创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创作经验并积累了丰富的失败教训,各种研究和众多经典文本已经为文学改编提供了坚实的判断和评价基础,而互联网IP的改编作为新生事物,无论创作生产者还是研究人员,都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IP改编本身没有对错,但是IP改编并不能保证电影创作的成功。IP有价值,但必须从一个成功的IP再创造为成功的电影,IP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任何IP改编上的偷奸耍滑、急于求成的方式,都是揠苗助长、饮鸩止渴。如何将互联网文本改造为成功的电影文本,这还是一道IP改编的难题,需要更多的创作实践去回答。”
观众分化推动电影风格更多元
前些年,由于电影的急速扩展,大量缺乏电影观看经验的“新观众”特别是“网生代”观众进入了电影消费,“小镇青年”、“网感”、“搞笑”、“逆袭”等似乎成了电影观众的共性。然而,当观众的观影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观影诉求也会越来越高,而且他们观影多样性的特征也会越来越突出,这反过来也推动了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的多元化。纵观整个2016年,“爆款”、“黑马”电影越来越少,但分众化、差异化的电影观众却越来越普遍。已故导演吴天明从传统手法创作的纪实风格电影《百鸟朝凤》在超长放映周期中收到了超过7000万元的票房;精致细腻的情感题材电影《七月与安生》票房超过1亿元;冯小刚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赢得了极大的关注;而《路边野餐》、《塔洛》、《长江图》等小众艺术电影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空间……《报告》分析称,这些可喜的现场不仅展示出中国电影创作的多样态趋势,也见证了市场的成熟和观众对于电影艺术的多样化需求。
但是,《报告》中也指出,2016年尾更多的风格化电影留出了创作空间和市场空间,并不意味着电影观众已经完全成熟,更不意味着国产的艺术电影、风格化电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报告》揭露了中国电影市场上的怪现象,就是假借艺术电影之名招摇撞骗——“一些电影创作者和出品人,动辄以艺术电影自居,好像只要一拍艺术电影就有理由埋怨影院不排片,埋怨观众趣味低。但是,艺术电影并不是‘好电影’的同义词,许多既缺乏艺术创新度也缺乏思想穿透力,甚至制作粗糙、观念陈旧、表演业余的作品,假借‘艺术电影’之名招摇撞骗。还有一些艺术电影,缺乏极致感和共享性,缺乏视听的冲击力,观众完全没必要花几十块钱、克服交通困难去电影院观影,他可以通过电视媒介、网络媒介这些更加经济的方式去接受这些不必在影院观看的电影,而不会有明显的审美缺失。”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