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安防产业平稳增长,除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这类老牌安防企业逐步成长为行业翘楚,安防市场还涌现出汉王科技、旷视、商汤这类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杀手锏”的高科技企业。
产业风向正在发生变化,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第一梯队之外的企业,要么与龙头企业共舞,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要么在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集中发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发展提速
致力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建设的不断推进,安防产品和安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融入其中,并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
根据通联数据的统计,2012—2016年间,我国安防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公司营收明显提升。随着国内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汉王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文字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安防产业的稳步发展,也给其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汉王科技副总裁、汉王智远副总经理黄磊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汉王科技自主研发生产出了多款智能安防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府、教育、金融、交通、公安、海关、机场、边防口岸等领域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智慧工地、智慧医疗等行业领域。
近年来,汉王科技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将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低端MIPS平台,开发出嵌入式红外万人识别产品;开发成功动态人脸布控系统,支持千万级别人员的实时比对。黄磊认为,企业应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与应用,注重业务模式创新,保持核心技术领先。
而AI新秀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也以人脸识别为突破口切入安防产业,成为安防领域无法忽视的新锐力量。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忆楠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旷视科技目前具备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旷视科技可以将一个区域的摄像头数据通过结构化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城市视频数据化。第二个是芯片级优势,旷视将自身的算法,包括终端算法放到摄像头中,这是一个最大的突破。
随着技术的升级,安防需求不再局限于对单一产品、设备或服务的需求,更多的是对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
海康威视在公安、交通、智能楼宇等七大领域推动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大华股份也积极推进平安城市、智慧交管等11个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旷视科技目前已经形成以智能摄像头硬件为基础,配合云服务构建的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了包括人脸识别门禁、天眼监控系统、动态人脸识别监控、人证合一等多个应用方向,目前已应用于边检、公安等多个国家机构。
而据黄磊透露,未来,汉王科技将积极拓展虹膜、指静脉、掌纹等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应用,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似乎已成为这些企业在安防领域多年探索形成的发展共识。
或与龙头企业合作
或在细分领域发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安防行业逐步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但解决了安防行业存在已久的痼疾,而且让传统的安防行业一下蜕变成具有科技感、智慧感的“阳春白雪”般的行业。
随着安防行业竞争的加剧,中小型安防企业短期内难以在综合规模上与安防行业两大巨头海康威视和大华抗衡,但是从长期的赛道来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业务需求,在垂直业务系统方面,AI公司比传统安防公司做得更好。
黄磊认为,我国安防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入行容易做好难”。在市场需求量大、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实力不济的企业或是半路转行的企业纷纷加入,但新进入的企业大多以生产销售低端产品为主,追求短期收益,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之下,安防行业将走向集成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道路。黄磊认为,安防行业的后进入者应密切追踪前沿技术的变更,加快向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争取在安防行业各细分领域集中发力或为龙头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悉,汉王未来将实行差异化市场拓展与竞争策略,并力求在“文字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细分领域树立领先优势,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安防领域发展应用最急切的需求。谢忆楠认为,中国安防领域未来是基于智能硬件化的方向,谁能用AI技术定义硬件?谁能实现软硬一体化?这是所有AI厂商和传统硬件厂商面临的难题。
业内认为,目前被资本热捧的那些进入安防行业的AI公司,劣势为在市场、应用、场景及样本上的不足,这些公司仍需较长时间来做技术应用落地及商业模式探索。
对此,谢忆楠认为,安防是目前AI公司能最快实现大面积落地的分支,该类公司首先要定义自己是一个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要站在场景及行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了解安防行业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做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去做最擅长的事。(作者:本报记者王雅静)
转自: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