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京东联手18家冰箱企业发起成立“京东智能冰箱联盟”并推出京东自主品牌智能冰箱,强势渠道的加入,让智能冰箱距离走进寻常百姓家更近一步。
经过冰箱行业及关联行业多年的努力和铺垫,智能冰箱逐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如今智能功能已成为各家冰箱企业新品的标配。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智能化承载了冰箱行业摆脱市场困境、打开新商业蓝海的愿景。但在产业链尚不成熟、用户习惯尚未养成的前提下,智能冰箱距离真正爆发仍然道阻且长。
智能风暴席卷冰箱行业
当冰箱被嫁接上互联网,这个冷冰冰的硬件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所有家电品类中,冰箱的使用频率最高,保持着7*24小时运转,而且几乎每天都要和用户发生交互,这让冰箱行业的从业者有理由相信,冰箱被植入智能功能将大有可为。
2014年初,长虹推出采用云图像识别技术,具有食物管理、人机交互、价格推送等功能的CHiQ智能冰箱。国内外各冰箱企业也相继开展冰箱智能化研究和业务布局,投放市场的智能冰箱数量不断增加,到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各厂家新品的标配。
在今年3月份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国内市场主流品牌的智能冰箱来了一次集中亮相,海尔、美的、西门子家电、海信、美菱、惠而浦等冰箱企业均展示了智能冰箱。其中,海尔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在海尔馨厨互联网冰箱上引入百度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通过语音交互实现人机交流,这台冰箱还具有图像识别、气味识别以及新鲜度识别等功能,并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生鲜购买服务。美的冰箱也与百度进行了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合作,其i+3.0智能冰箱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操控,能够进行食物管理和健康管理,并具有屏幕感应透明显示功能。
5月22日,京东推出其首款与美的合作研发的智能冰箱,这款应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和门箱互拍技术的冰箱通过内置双摄像头获取食物信息并根据冰箱内的食材数量向用户推荐菜谱搭配、提醒用户及时补货,这样就把冰箱变成了家庭食品管理与健康服务中心。
京东发布首款智能冰箱
京东发布首款智能冰箱
5月26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17中国冰箱行业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智能化将再次成为本次会议上各企业探讨的热点。
智能冰箱生态圈的诱人“钱景”
建立基于冰箱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打造一个集美食、购物、娱乐与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冰箱生态圈,成为冰箱企业共同的商业愿景,尤其是在冰箱市场持续低迷、整体销售规模连续多次负增长的情况下,这幅商业蓝图对冰箱企业来说更具吸引力。
中怡康白色家电事业部总经理魏军认为,未来智能冰箱的商业价值可能会超过智能电视的商业价值。
目前,海尔、美的、京东等冰箱企业及科技公司,都在努力打造基于冰箱的物联网生态圈。
今年AWE期间,海尔展示了不同物理空间的智慧生活场景,在智慧厨房生活场景下,用户通过冰箱屏幕可以听音乐、追剧、查菜谱、购物,冰箱还把厨房里的各种家电串联起来,可以向烟机、灶具、烤箱、洗碗机等家电发送指令。馨厨冰箱能够获取用户海量的食材消耗及饮食习惯、饮食健康数据,这些数据将通过海尔云共享给中粮、易果等海尔的合作伙伴,这些利益相关方通过用户数据可以个性化地定制用户的数据解决方案并第一时间通过馨厨冰箱传递给用户,从而形成完整的闭环生态。
海尔智慧厨房场景
海尔智慧厨房生活场景
在京东“多场景,多终端”智能商业战略布局中,京东智能冰箱将打通与京东生鲜食品供应链的闭环,从而将京东的电商服务蔓延到用户中去,成立京东智能冰箱联盟也是基于同样的商业考量,即通过硬件厂商与平台企业携手,形成“终端+数据+内容+服务”的商业模式。京东智能冰箱负责人关煜表示,京东利用智能服务平台在技术层、服务层、内容层全面布局,为联盟成员提供完整的京东智能冰箱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迅速跨入智能化大门。
智能冰箱爆发尚需时日
虽然智能冰箱在产业层面“持续高烧”,但智能冰箱在终端市场上还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根据中怡康测算数据,2016年我国市场智能冰箱零售额规模预计达到8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32.1%,但占冰箱整体市场零售额的比例仅为10.2%。在大家电四大品类中,智能冰箱在整体市场的占比最低。
奥维云网线下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4月,冰箱智能零售额渗透率为14.8%,明显低于其他大家电。
奥维云网家电大数据事业部分析师裴东敏认为,智能冰箱起步发展至今,行业发展迅速但市场推进缓慢。建立厨房经济的生态圈涉及的产业链过长、成本过高,因此打造成熟的智能冰箱生态圈、推广智能冰箱仍需要时间。
中怡康品牌中心总经理左延鹊表示,智能冰箱虽然身负厚望,但仅在促销节点有所突破,WiFi配置基本成为企业进行功能占位的选择,大屏产品在需求挖掘和落地上不够到位,一方面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整个智慧家庭生态系统的建立还浮于表面,智能冰箱发展还需新契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