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轮作休耕一直是农业领域大家关注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全国轮作休耕试点规模将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力争到2020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
我国为什么要逐步扩大轮作休耕?会不会影响增加区域农民的切身利益呢?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扩大轮作休耕试点。这充分展现了中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2017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18年有着新的目标。
韩长赋:去年中央已经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东北地区开展轮作试点,支持河北地下水漏斗区还有湖南的重金属污染地区的耕地实现休耕,效果都不错。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轮作休耕面积要达到3000万亩,一方面要推动面积扩大,使过度耕作的土地能够休养生息,另一方面要建设形成轮作休耕的制度。
轮作休耕是两个词的结合体。“轮作”指的是:在同一田块上,在不同的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这里面涉及到农作物品种调整,涉及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韩长赋称,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与有的品种供给不足并存,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轮作主要是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
韩长赋:东北北部比较冷凉的地区、华北农牧交错带、西北的干旱地区、西南的石漠化地区,这些地方我们形象的把它比喻成镰刀弯地区,这些地区不是玉米的主产区,玉米品质差一些,而且产量也比较低。过去两年大力引导玉米调减,累计调减了5000万亩,增加了大豆1900万亩,这个效果是好的,结构是合理的。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曾衍德:轮作主要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培肥作用,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
轮作休耕包含的第二个词“休耕”指的是: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有统计显示,我国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却生产和消费了全球1/3以上的化肥,自然界土壤PH值下降一个单位需要上万年,但我国耕地PH值下降0.5个单位却只用了30年。曾衍德称,正是基于此,我们要休耕,要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把过高的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扭转农业生态系统恶化的势头。
曾衍德:现在粮食供求状况改善了,负重的耕地、透支的环境也该“歇一歇”了。休耕就是减少耕地水资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加以治理。
2016年我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616万亩,主要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云南、甘肃9个省(区)实施。2017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试点省份不变。根据计划,2018年试点规模为3000万亩,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力争到2020年实现轮作休耕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的目标。
轮作休耕面积出现了较大的增加,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呢?数据显示,2017年轮作休耕1200万亩,其中轮作1000万亩,休耕200万亩,大概影响粮食产量近80亿斤,相当于整个粮食年产量的0.6%,几无影响。农业农村部长韩长赋:
韩长赋: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包括适度调减玉米和水稻,绝不是不重视粮食生产,而是加法减法一起做,促进农业供给在较高的水平上平衡,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由于本次轮作休耕面积出现了较大的增加,除原有的地区之外,又增加了江苏、江西、新疆等地区。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曾衍德:轮作在东北四省区的基础上,新增长江流域江苏、江西两省的小麦稻谷低质低效区。休耕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基础上,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纳入试点范围。
休耕区域在一年的时间里,农民将不再耕种。农民的收入会不会受到影响?财政部农业司副巡视员凡科军称:轮作休耕试点已经进入到第三年,当前,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的规模正逐步扩大,2018年拟安排约50亿元,保证参与试点的农民不吃亏、有积极性。
凡科军:第一个平衡,注重作物之间收益的平衡,根据不同作物种植收益的变化,合理测算轮作补助标准,让农民改种以后有账算,不吃亏。比如,在东北冷凉区,按照玉米大豆1:3的收益平衡点,每亩轮作补助150元。第二个平衡,注重区域间收入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等因素,合理测算休耕补助标准,每亩补助500-800元。
凡科军称,相关的补助将会做到精准,确保试点的农民不吃亏,确保休耕的地区不弃耕。
凡科军:补助对象做到两个精准,第一个精准,任务精准落实到户,与每一个试点户签订3年的轮作休耕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休耕地要做到休而不退、休而不废。第二个精准,补助资金精准发放到户,明确补助对象是实际生产经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防止出现争议和纠纷。(记者李鑫)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