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
2004年—2017年连续14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更是对“三农”发展做了更深层次的布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绿色防控技术提升作物品质
秦汉至清朝2000余年间,我国每亩小麦和水稻的产量仅从106斤和80斤,增长至195斤和291斤。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一直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即利用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绿肥等方式培肥地力,粮食产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而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小麦平均单产达700斤—800斤,高产地区达到1500斤。借助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观念,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上不断取得进步。其中,化肥的施用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欧洲1800年生产硫酸铵开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化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用体系,可以为粮、棉、油、果、菜等农产品提供氮、磷、钾、钙、镁等必需的矿质态元素以及有益元素。化肥使用200多年来,突破了传统农业依赖于地力自然恢复的瓶颈。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发展中国家通过施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5%—57%。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化肥使用和生产国。2015年2月,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已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经科学测算,今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除了节本增效以外,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开展,作物品质也得到了提升。特别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残留,改善了农产品产地环境,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光碳核肥的应用符合植物生长规律
长期形成的对化肥的依赖已是事实。北京光碳联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明友认为,应根据自然总是趋向平衡的原理,通过改变传统化学农业的种植方式和思维模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北京光碳联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科企业,主要产品为光碳核肥。光碳核肥,又名二氧化碳捕捉剂,核心技术是以光碳核肥为媒介,太阳能为动力,捕集聚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供作物吸收利用,让农作物在阳光照耀下制造叶绿素,积累自身生长必需的碳、氢、氧三要素,有效吸收合成转化土壤中的氮、磷、钾等有机成分,可以推动农作物的孕育、生长、成熟,达到增产增收,恢复农作物原生态品质的目的,是未来我国生产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而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据介绍,通过喷施光碳核肥到植物叶茎上,吸收聚集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抑制光呼吸,增加植物养分的积累,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同时,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提出“碳、氢、氧”才是一切绿色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以叶促根是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顺应只有叶茂根深才能生态农业理论,即植物生长、农业可持续发展、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基本规律;同时在农业生产中,不再为生产氮肥而添加“氨”;为氮、磷施肥平衡而投放磷,也使磷矿石的伴生物铅、砷、铬、汞、镉等有害重金属也会大大减少,进而在阻止大气中氧化氮的形成条件,间接地减少空气污染的形成,是一项治理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的创新亮点。
光碳核肥科技推动农业增产
北京光碳联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全国24个省区市进行光碳核肥推广示范,取得一定效果。
今年7月8日,“农业发展新格局——光碳核肥生态农业助力粮食及食品安全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此次活动旨在探索以生态、有机、绿色、健康理念发展可持续现代农业,助力国民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据了解,目前包括光碳核肥、光碳基肥、光碳水体修复剂等在内的产品体系已初步形成。未来,公司将逐步实现光碳产品县县通、乡镇通,并将在广西建立研发基地。“希望让更多农民享受绿色增产红利。”曹明友说。
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发展方向,其核心就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生态农业发展,以达到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北京光碳联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光碳核肥技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助力食品绿色安全。(伊金萍)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