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出境游的持续高热相比,我国入境游发展并不理想,2015年我国国际游客数量赤字逾3000万人次,这一现象引人深思。”近日,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出境游持续火热,中国入境游发展还需要更大提升》的报告,指出中国入境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国未来入境游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图片来源:互联网)
实际上,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旅游产业也稳定增长。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化时代,除了货物、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旅游的流动也是其显著特征。”CCG数据显示,全球旅游的外汇收入增速连续6年跑赢世界经济增速,旅游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隐形支柱产业。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数据也显示,2016年全球旅游业总收入为7.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0.2%,全球旅游业共提供2.92亿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全球每10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来自于旅游业。
近年来,中国大陆出境旅游发展火热,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为1.28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312%。与之对比,2015年入境游客为1.33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11.2%。2015年我国入境外国游客数量为2598万人次,而同年中国大陆居民赴港、澳、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数量为5762万人次,国际游客数量赤字逾3000万人次。
王辉耀表示,中国入境游近11年来平均每年增长1%左右,不仅低于同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入境游的增速,更低于亚太地区81.3%这一旅游增长平均水平。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发达,但能否吸引外国人入境中国旅游,特别是吸引发达国家游客,还与我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度相关。”王辉耀表示。
“正如经济学中存在‘用脚投票’现象,即资本、人才和技术会流向公共服务更加优越的行政区域。在国际旅游行业的竞争中,游客去往一个国家或地区,也是用脚、用钱去选择的一个过程。”王辉耀表示,这对一个国家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旅游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考验着该国的综合实力。
CCG发布的《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全域效应提升惠及全国》称,商务旅游占比外国游客赴华旅游的30%,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成为外国游客赴华旅游新的增长点。
此外,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在客源地的广阔性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CCG报告显示,有中国旅游经历的外国游客中,日本、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游客占比分别为20%、16%、15%和13%,而首次计划赴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超过80%为美国人。王辉耀表示,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入境游发展中将会继续吸引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发达国家的游客。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将在未来成为赴中国旅游重要的客源国。
“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政策以保证中国入境旅游潜力的发挥。”王辉耀认为,中国的高铁、机场、航线、酒店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硬件条件良好。因此发展入境旅游的关键在于提升“软环境”。政府需进一步放宽签证等出入境手续的要求和限制,选择性地降低签证费用,提升外国人入境旅游的便利程度。中国还可进一步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实习、外国人来华长期工作,以及外国人在中国申请永久居住等方面的限制,在提升国际人口和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外国人入境旅游的发展。
此外,在入境游的对外宣传上,中国也需提升自身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王辉耀表示,中国可向旅游产业发达国家学习,包括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对海外市场进行宣传、更好地体现中国各区域旅游特色,以及深度挖掘不同市场的旅游需求等,从而更加高效、精准地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中国旅游宣传管理部门也可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借助从业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抓住外国游客的切实需求。同时,可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派遣旅游参赞,专职负责旅游推广,推动中国入境游的海外发展。(记者 周东洋 孙允广)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