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白云山、浙江天台山,以及宁夏、安徽等多地景区施行限期免票或永久免票,带动了当地暑期游的升温。此前,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河南洛阳嵩县宣布,9月该县所有A级景区免门票,其中5A景区白云山、4A景区木札岭景区在9月10日至9月30日期间免门票。专家认为,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景区摆脱“门票依赖症”,以免费惠民、升级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近年来,门票涨价现象再次凸显了国内部分旅游景区对“门票经济”过分依赖。同时,少数景区正试行“零门票”,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明显增长,不仅弥补了门票收入的缺口,还获得了社会的良好评价。公开报道显示,只要每一位游客都在杭州多留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而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南黄古道景点取消了门票后,年收入不减反增,即:去年游客量达50万人次,当地农民通过农家乐经营、农产品售卖,年收入达到了上千万元。景区免费开放,表面上看似做了赔本买卖,而其实是放大了游客效应。
一方面,“零门票”能够产生强势宣传效果,提升景区的知名度,促进旅游品牌得到更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零门票”作为对大众的一种旅游利益回馈,得到了社会上的积极评价,此外还有利于促进景区管理部门经营思路的转变等。
如何发展旅游业,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发展模式:一些地方大搞景区“门票经济”,不断涨价提费;一些地方却将景区免费开放,推动单个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发展。专家分析,部分景区“零门票”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是“以点带面”实行景区免票,可逐步推动旅游景区发展转型。一些成熟的旅游景区具备雄厚的综合收益基础,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多且联系紧密,国家通过支持与鼓励这些景区试行长久或短时免门票,引领整个行业发展转型,逐步实现免景区门票政策或下调门票价格,能够促进旅游景区由经济效应向社会效应回归。二是旅游产业应从“门票经济”转为“产业经济”。旅游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旅游经营资源开发上,紧盯着门票,不注重寻找新的替代性收入增长点,一味以提高门票价格方式搞景点开发,将会将旅游产业一口逼进“死胡同”。
众所周知,旅游经济由吃、住、游、娱、行、购等多环节组成。实行低价门票或免费开放,不仅将大大提升人气,还会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2.3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8万亿元。在不少地方,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地方政府拉动当地经济的一剂“良方”。
在大众旅游时代,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如果依然抱着“门票经济”的旧思维,只看得见锅里的门票收入而完全看不见锅外的整个旅游产业,不能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景区乃至所在地的长远发展。(吴学安)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