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线城市曾密集出台人才优惠政策,给房、给钱、给户口成为抢人筹码。今年,二线城市纷纷升级人才政策,同时,一线城市也“坐不住了”,北京、上海先后向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打响新一轮“抢人大战”。
尽管有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但从北京、上海人才引进政策来看,力度空前、针对性强,在吸引高端人才上可谓不遗余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3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表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特别是卓越人才。“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必须有引才聚才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出‘动真格’的举措”。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大城市严控人口政策松动的一个信号,也是必然趋势。“特大城市从来都没有因为要控制人口而把高端人才排除在外,其人才政策的特点是,一次比一次松绑、优惠和聚焦高端,这是和城市功能发展相适应的。”
图片来自网络
聚焦与“五个中心”建设相关的重点领域
在上述大会上,上海人才引进“动真格”的举措是推出了《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在原来“普适性”政策基础上,抓牢科创建设的“关键少数”,着力在上海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集聚造就若干能够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的“宗师泰斗”,形成若干人才高峰。
方案明确,聚焦的13个重点领域包括: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
上海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郁鸿胜在接受采访时说,“城市产业跟着城市功能走,人才跟着城市产业走,城市功能定位决定城市的人才定位。上海吸引人才的重点领域是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紧密相关的。”他坦言,上海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目前上海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是不够的,同时,在关注引进人才的工作待遇之外,也要加强吸引人才及其家属的各项配套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人才引进方案重点强调了国际化的选才特点,坚持人才发展的国际导向,大力引进国际人才,大力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
在高峰人才建设的保障措施上,方案的核心做法是“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以个性化突破解决个性化问题,围绕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活便捷、服务措施等方面,系统化解决高峰人才的各项需求。
一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新变化
方案提出,上海人才高峰建设的实施步骤是“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纵观近年来上海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实际上也遵循了这样的原则。
2015年7月,上海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被称为人才“20条”。一年后,上海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在“20条”的基础上推行人才“30条”,形成人才改革的“四梁八柱”。
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近两年,72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通过市场化认定在上海申办了永久居留。2017年,上海共办理外籍人才工作证件8.1万件,目前在上海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占全国的23.7%,均位居全国首位。
尽管上海已成为人才高地,但还没有形成人才高峰。去年8月举行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张江科学城建设推进大会,已传出明确信号,要在已出台的普适性人才政策“30条”基础上,争取在今年出台人才高峰建设针对性政策。随着本次方案的落地,有助于上海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
除了上海,北京日前发布的《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也备受外界关注。该方法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地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与上海人才引进的政策类似,北京的人才引进也聚焦在重点领域,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金融、体育、教育卫生、高技能等7类人才的引进力度。
郁鸿胜认为,人才有分流的概念,城市对高端人才吸引的领域有所侧重。国家基础性自主研发的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也是国家基础性自主研发的创新人才基地,但更多地集中在国际化、尖端产业引进消化集成创新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一线城市中,深圳落户政策最为宽松,补贴力度也最大。2017年,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即可在深圳办理落户;深圳对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为: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补贴一次性发放,往届毕业生符合年龄要求也可申请。
上海人才引进既需要金领、白领,也需要蓝领
和受限于本身人口规模而无法完全放开手脚“抢人”的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在今年的“抢人大战”中招数频出:江苏南京给面试大学生开出1000元面试补贴;陕西西安落户门槛再降低,“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山东青岛拟全面取消购房面积、投资纳税等落户限制。
在去年对二线城市人才政策的报道中,针对直接给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的政策,有读者曾质疑,专科还是“人才”吗?不可否认的是,与二线城市人才政策相比,一线城市的门槛确实相对较高。
郁鸿胜说,人才流动与城市发展阶段、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有关。人才没有梯度的划分,并不是高端人才就流向一线城市,次高端人才流向二线城市,只要适应了该城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当地产生实用价值的,都是“人才”。
在吸引高端人才的同时,李强也强调,上海人才引进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上海的发展既需要金领、白领,也需要蓝领。(张赛男)
(原标题:一线城市加码人才政策:聚焦与城市功能相关的重点领域)
转自: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自网络
新闻链接?:那些人可以申请上海人才引进落户?
各类优秀人才都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按照“高层次优先”和“重点产业和领域优先”的思路,《试行办法》着重强调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主要包括以下11类人员: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
5、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本市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地区总部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7、本市重点引进机构、项目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8、本市重点产业发展紧缺急需、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或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高技能人才。
9、本市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10、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投资所在地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的创业人才。
11、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注: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一般应能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对于特别优秀或者特别紧缺急需的,可适当放宽年限要求。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