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是银行转型的好时机,银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白银时代’。”除积极开展“大零售”转型外,对公业务上,收缩不景气企业贷款,重新选择贷款标的。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1.74%,保持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各地银监局和金融办发布的数据统计,各地银行资产质量分化进一步加深。
已公布当地银行业数据的十七个地区中,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良贷款有所减少,山西、东北部分地区、山东等地不良率继续上升。
对于资产质量较佳的东南地区而言,有当地上市城商行高管表示,去年以来宏观经济趋稳,银行业不良资产压顶的情况得以好转。“今明两年是银行转型的好时机,银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白银时代’。”除积极开展“大零售”转型外,对公业务上,收缩不景气企业贷款,重新选择贷款标的。
整体上,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趋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不良继续下降。
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不良贷款率0.59%,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新低,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江苏银行业不良资产连续下降。至2017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率1.23%,比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增加了30亿元。
浙江未披露资产质量数据。
10月19日,宁波银监局副局长吕碧琴在银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9月末,宁波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2.15%,不良贷款率、关注率分别较年初大幅下降0.48和0.94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两成。
一位股份行华东地区分行人士表示,江浙地区民营企业多,2010年之前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增速较快。近年来宏观经济回落,外贸型等中小企业轻资产受冲击大。当地的担保链等使得不良影响较大。“有的担保圈贷款3000万,逐层扩展后规模达几十亿元。”此外,也受到2013年开始发端的钢贸案影响,目前处理基本接近尾声。
华南地区不良继续下降。
截至2017年6月末,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95%;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79%,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1-6月,广东银行业累计实现税后利润835.56亿元,同比增长13.01%。
深圳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突破8万亿,比年初增长2.95%。不良贷款余额445亿元,比年初增加9亿元;不良贷款率1.01%,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上半年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增长15.04%。
此外,北京、河南等地也有所下降。
今年8月,北京银监局副局长蒋平表示,北京不良贷款余额305.83亿元,比年初下降32.6%;不良贷款率0.37%,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对大额不良贷款的集中处置工作成效突出。上半年,北京银行业共实现利润1281.8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整体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显示,2016年末,山西省不良率最高,不良贷款率达4.5%,主要受经济低位运行、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影响。
今年10月,山西银监局副局长王志刚透露,煤炭去产能对山西辖内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6月末,该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4.34%,接近5%的警戒线,但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煤炭行业的不良率总体上低于平均不良水平。”
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紧随其后,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有下行压力。
截至2017年6月末,黑龙江、吉林、辽宁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在3.3%以上,分别为3.38%、4.30%、3.40%;黑龙江不良率略降0.02个百分点,吉林、辽宁分别增加0.45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黑龙江不良率略降。黑龙江省银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黑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7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347.1亿元;银行业不良贷款率3.38%,比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但利润仍在下降,2017年二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