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扫码时代到来 移动支付领域起硝烟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17-06-12





  从年初开始,每周三次到小区的流动送菜车开始提供微信支付宝扫码收款业务。这一支付形式的受欢迎程度简直超乎想象:不仅得到年轻人的响应,就连那些帮助闺女儿子看孩子的爷爷奶奶们,也是一只手扶着童车,一只手打开手机开始扫码支付,还笑着说:这以后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带上手机就够了。


  数据统计也证明,移动支付正以燎原之势燃烧着。中国人民银行8日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74.01亿笔,金额756.84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12.97亿笔,金额658.7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7%和0.14%;移动支付业务93.04亿笔,金额60.6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71%和16.35%。一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70.90亿笔,金额26.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13%和42.47%。


  从中可以发现,移动支付金额16.35%的增长与65.71%的支付笔数增长的落差,传递的恰是移动支付金额小和交易频繁的特征,进一步说明这一支付方式的普及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结算的比例已达50.3%,即使在四线、五线城市,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了43.5%和38%,农村地区的使用率已达31.7%。对于商家而言,通过第三方支付可以降低收单成本、解决现金管理问题、有效防范假钞,对于消费者而言,第三方支付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根据《中国移动支付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支付宝和财付通共同占据扫码支付市场92%份额。就连爷爷奶奶群体买菜时候都扫二维码支付了,可想而知这移动支付有多大的魅力啊。


  或许就是看中这一市场前景,银联与支付宝和微信的移动支付目前已进入酣战状态。面对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已经被占领的局面,银联携“云闪付”二维码和62折优惠快速进入,掀开“三国杀”场面。对于结局,身边同行虽然各执己见,但是作为消费者,哪有放过享受优惠的道理。至于优惠补贴之后,只能互道一声“且行且珍惜”了。


  不过,随着支付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购买商品或服务,其交易行为和轨迹将会在支付机构系统中沉淀保存。那么,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凸显。在如今大数据概念滥用的背景下,这些信息正在被不断研究分析加以利用。《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7)》课题组专家提出,这些信息多数可能并未征得消费者或商户的同意即被加工使用或扩散,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了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权,如何防范这些信息被非法利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有待监管机构出台相关法规政策。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智能投顾硝烟四起 传统银行加速入局

    智能投顾正成为继Fintech后的下一个风口。在广发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纷纷推出智能荐股服务之际,传统银行也正加速入局,推出智能选基金的服务。
    2017-06-08
  • 银监会将加快对银行理财业务等领域立法

    5月15日,银监会办公厅印发的《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指出,立法工作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针对突出风险,及时弥补监管短板,排查监管制度漏洞,完善监管规制,...
    2017-05-16
  • 银行谋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突破

    科技与传统金融已变得密不可分。而每次的电商狂欢节已经从单纯的商品交易转变为包含电商、支付、金融、物流等在内的“全行业动员”。四大互联网金融巨头“BATJ”(百度金融、蚂蚁金服、腾讯、京东金融)正通过产品比拼、申请牌照...
    2017-06-23
  • 央行继续大力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昨日在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是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2017-09-06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